“猶把小春分付”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猶把小春分付”全詩
不管秋歸去。
一陣西窗風雨。
秋也歸何處。
柴扉半掩閑庭戶。
黃葉青苔無數。
猶把小春分付。
梅蕊前村路。
分類: 憶故人
作者簡介(汪莘)
汪莘(1155~1227)南宋詩人。字叔耕,號柳塘,休寧(今屬安徽)人,布衣。隱居黃山,研究《周易》,旁及釋、老。宋寧宗嘉定年間,他曾三次上書朝廷,陳述天變、人事、民窮、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師布陣的方法,沒有得到答復。徐誼知建康時,想把他作為遁世隱士向朝廷薦舉,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號方壺居士,與朱熹友善。作品有《方壺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壺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桃源憶故人》汪莘 翻譯、賞析和詩意
《桃源憶故人·人間只解春留住》是宋代詩人汪莘的作品。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在人間,只有春天留住了。無論秋天怎樣歸去,一陣西窗風雨。秋天歸了,去了哪里呢?柴門半掩著,寧靜的庭院和門戶。黃葉和青苔無數。仍然把小春分付在梅花的前村路上。
詩意: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故人的思念之情,通過對春天和秋天的對比,詩人揭示了歲月的流轉和生命的無常。詩人感嘆人間只能留住春天的美好,而秋天卻不可避免地離去。詩中描繪了一個寂靜的庭院,黃葉和青苔遍布其中,暗示了時光的流逝和生命的凋零。然而,詩人仍然將寄托于小春和梅花,希望通過這種持久的美好,來寄托對故人的思念之情。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深沉的情感,通過春秋對比和景物描寫,展示了詩人對故人的思念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首句"人間只解春留住"直接表達了人們只能留住春天的美好,暗示了春天的短暫和珍貴。接著,詩人通過描繪風雨、柴門半掩等景物,營造出寂靜的氛圍,進一步凸顯了歲月的流轉和生命的無常。最后兩句"猶把小春分付,梅蕊前村路"中的"小春"和"梅蕊"象征了美好和希望,詩人將對故人的思念寄托在這些持久的符號上。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展示了詩人深刻的情感和對時光的感悟,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猶把小春分付”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áo yuán yì gù rén
桃源憶故人
rén jiān zhǐ jiě chūn liú zhù.
人間只解春留住。
bù guǎn qiū guī qù.
不管秋歸去。
yī zhèn xī chuāng fēng yǔ.
一陣西窗風雨。
qiū yě guī hé chǔ.
秋也歸何處。
chái fēi bàn yǎn xián tíng hù.
柴扉半掩閑庭戶。
huáng yè qīng tái wú shù.
黃葉青苔無數。
yóu bǎ xiǎo chūn fēn fù.
猶把小春分付。
méi ruǐ qián cūn lù.
梅蕊前村路。
“猶把小春分付”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七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