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狀直須天上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形狀直須天上真”全詩
精神尢向水中活,形狀直須天上真。
紫磨一輪開作屋,桂花千朵斫為薪。
寒儒老矣心猶在,誠念唐虞有野臣。
分類:
作者簡介(汪莘)
汪莘(1155~1227)南宋詩人。字叔耕,號柳塘,休寧(今屬安徽)人,布衣。隱居黃山,研究《周易》,旁及釋、老。宋寧宗嘉定年間,他曾三次上書朝廷,陳述天變、人事、民窮、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師布陣的方法,沒有得到答復。徐誼知建康時,想把他作為遁世隱士向朝廷薦舉,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號方壺居士,與朱熹友善。作品有《方壺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壺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中秋月五首》汪莘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秋月五首》是宋代詩人汪莘的作品。這首詩以描繪中秋之夜的月亮為主題,表現了詩人對月亮的贊美與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
對月題詩過幾人,
不知何句與渠親。
精神尢向水中活,
形狀直須天上真。
紫磨一輪開作屋,
桂花千朵斫為薪。
寒儒老矣心猶在,
誠念唐虞有野臣。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在中秋之夜對月亮的贊美之情,并思考了其他詩人是否也曾對月亮有類似的感悟。詩人在表達對月亮的贊美時,以一種超越塵世的姿態,將月亮與水、天上的真實形狀相比較。這種精神上的活躍與水中倒影、天上的月亮相互呼應,突顯了詩人對月亮的崇敬之情。
詩中描繪了一輪明亮的月亮猶如紫色的磨盤,像是展開了一座屋子,同時將成千上萬的桂花斫成薪柴。這一描寫形象地表達了中秋之夜的盛景和豐收的喜悅。詩人通過對月亮和桂花的描繪,將中秋的美好寓意與詩中的景物融合在一起,凸顯了中秋節的文化內涵。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自己年事已高,但他的心靈仍然充滿熱情,真誠地懷念古代的賢臣,如同唐虞時期的野臣一般。這種對古人的敬仰和追思,體現了作者對傳統文化的珍視和傳承。
總之,汪莘的《中秋月五首》通過對中秋月亮的描繪,展現了對自然美景的贊美之情,并在其中融入了對古代文化的思考和傳承的愿望。這首詩在形象描寫和情感表達上都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使讀者在閱讀中可以感受到中秋節的歡樂和傳統文化的底蘊。
“形狀直須天上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ōng qiū yuè wǔ shǒu
中秋月五首
duì yuè tí shī guò jǐ rén, bù zhī hé jù yǔ qú qīn.
對月題詩過幾人,不知何句與渠親。
jīng shén yóu xiàng shuǐ zhōng huó, xíng zhuàng zhí xū tiān shàng zhēn.
精神尢向水中活,形狀直須天上真。
zǐ mó yī lún kāi zuò wū, guì huā qiān duǒ zhuó wèi xīn.
紫磨一輪開作屋,桂花千朵斫為薪。
hán rú lǎo yǐ xīn yóu zài, chéng niàn táng yú yǒu yě chén.
寒儒老矣心猶在,誠念唐虞有野臣。
“形狀直須天上真”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