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出銀絲隨手長”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牽出銀絲隨手長”全詩
兒童拗斷壘珠柄,牽出銀絲隨手長。
分類:
作者簡介(汪莘)
汪莘(1155~1227)南宋詩人。字叔耕,號柳塘,休寧(今屬安徽)人,布衣。隱居黃山,研究《周易》,旁及釋、老。宋寧宗嘉定年間,他曾三次上書朝廷,陳述天變、人事、民窮、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師布陣的方法,沒有得到答復。徐誼知建康時,想把他作為遁世隱士向朝廷薦舉,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號方壺居士,與朱熹友善。作品有《方壺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壺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己酉夏偶興》汪莘 翻譯、賞析和詩意
《己酉夏偶興》是宋代詩人汪莘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雨后荷盤可乾汞,
日中蓮座自焚香。
兒童拗斷壘珠柄,
牽出銀絲隨手長。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夏日的景象,其中包含了對自然的觀察和對生活的感悟。描述了雨后的荷盤上的珠子因為受到太陽的照射而自然干燥,荷花座上的香燭在炎熱的太陽下自燃。兒童玩耍中誤折了一根珠子的柄,珠子上的銀絲隨著手的移動不斷延長。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細微的自然景象和生活瑣事,表現了詩人對于世事變幻和人生無常的思考。詩人以凝練而樸素的語言,將平凡的場景與情感融合在一起,展示了對生活的敏銳觀察和微妙感悟。
首句描繪了雨后的荷盤,雨水的洗滌使得珠子干燥如汞,這種形象揭示了自然界的變化和復雜性。接著,描述了炎熱的太陽下,蓮座上的香燭自然燃燒,這種自發的現象映射了生命的脆弱和短暫。這兩句表達了自然界中的變化和必然,凸顯了人類對自然的無奈和敬畏。
接下來的兩句描述了兒童玩耍中拗斷珠子柄的情景,以及銀絲隨手的移動而不斷延長。這一形象表現了生活中的偶然和變化,暗示了人生的起伏和變遷。兒童的無意間的行為與珠子柄的斷裂形成鮮明的對比,展現了人類對于命運的抗爭與無奈。
整首詩詞用簡練的語言描繪了自然景象和生活細節,寓意深刻,層次豐富。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微妙的情感表達,讓讀者進一步思考人生的無常和世間的變化,引發共鳴和思考。
“牽出銀絲隨手長”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ǐ yǒu xià ǒu xìng
己酉夏偶興
yǔ hòu hé pán kě gān gǒng, rì zhōng lián zuò zì fén xiāng.
雨后荷盤可乾汞,日中蓮座自焚香。
ér tóng ǎo duàn lěi zhū bǐng, qiān chū yín sī suí shǒu cháng.
兒童拗斷壘珠柄,牽出銀絲隨手長。
“牽出銀絲隨手長”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仄韻) 上聲二十二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