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君遠繼東坡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使君遠繼東坡事”全詩
處處堤邊種楊柳,家家門外有芙蕖。
使君遠繼東坡事,處士端宜耘老居。
聞道香名來一訪,白須照水久躊躇。
分類:
作者簡介(汪莘)
汪莘(1155~1227)南宋詩人。字叔耕,號柳塘,休寧(今屬安徽)人,布衣。隱居黃山,研究《周易》,旁及釋、老。宋寧宗嘉定年間,他曾三次上書朝廷,陳述天變、人事、民窮、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師布陣的方法,沒有得到答復。徐誼知建康時,想把他作為遁世隱士向朝廷薦舉,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號方壺居士,與朱熹友善。作品有《方壺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壺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訪楊湖州》汪莘 翻譯、賞析和詩意
《訪楊湖州》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汪莘。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苕溪霅溪風景優美,
浙西和浙東無可比。
每處堤邊都有楊柳,
每家門外都有芙蕖。
使君繼承了東坡的事業,
居士們宜修耕老居。
聽聞此地美名,特來一訪,
白須老者久久猶豫不決。
詩意:
《訪楊湖州》描繪了楊州地區的美麗景色和人文風情。詩人贊美了湖州的自然風光,稱其優美勝過浙江西部和東部的地方。他描述了楊州處處堤邊綠柳成蔭,每家門前都有盛開的芙蕖。詩中提到使君,指的是繼承了蘇東坡(蘇軾)事業的才子文人,他們應該以修身養性、務農為宜。詩人聽聞楊州的美名,特意前來一訪,但白發蒼蒼的老者卻猶豫不決。
賞析:
《訪楊湖州》以楊州的風景和人文為題材,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現了其美麗和獨特之處。首句以苕溪和霅溪為背景,將風景的優美感傳達給讀者。接著,詩人用對比手法將楊州與其他地方相比較,突出了其獨特之處。楊州的楊柳和芙蕖成為景色的主要元素,給人以清新、宜人的感覺。詩人以使君和居士作為寫景的中心人物,表達了對文人士子的期望和向往,他們應該繼承蘇東坡的事業,并在楊州修身養性,過上寧靜的生活。最后兩句表現了詩人對楊州美名的聽聞,以及老者猶豫不決的情景,增加了一絲禪意和思考的意味。
整首詩詞以寫景為主,通過細膩的描繪展示了楊州的自然風光和人文特色。同時,詩人對于文人士子的生活態度和追求也透過詩中的人物形象得以體現,給人以思考和感悟的空間。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對楊州的贊美和思考,向讀者展示了一個美麗而寧靜的江南風景。
“使君遠繼東坡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ǎng yáng hú zhōu
訪楊湖州
tiáo xī zhà xī fēng jǐng hǎo, zhè xī zhè dōng jiē fú rú.
苕溪霅溪風景好,浙西浙東皆弗如。
chǔ chù dī biān zhǒng yáng liǔ, jiā jiā mén wài yǒu fú qú.
處處堤邊種楊柳,家家門外有芙蕖。
shǐ jūn yuǎn jì dōng pō shì, chǔ shì duān yí yún lǎo jū.
使君遠繼東坡事,處士端宜耘老居。
wén dào xiāng míng lái yī fǎng, bái xū zhào shuǐ jiǔ chóu chú.
聞道香名來一訪,白須照水久躊躇。
“使君遠繼東坡事”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