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鱗今不到茅廬”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一鱗今不到茅廬”出自宋代鄭清之的《南坡口號十八首》,
詩句共7個字,詩句拼音為:yī lín jīn bú dào máo lú,詩句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
“一鱗今不到茅廬”全詩
《南坡口號十八首》
舊日都城飫子魚,一鱗今不到茅廬。
果然額上通三印,盡去侯門代鯉書。
果然額上通三印,盡去侯門代鯉書。
分類:
《南坡口號十八首》鄭清之 翻譯、賞析和詩意
《南坡口號十八首》是宋代詩人鄭清之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舊日都城飫子魚,
一鱗今不到茅廬。
果然額上通三印,
盡去侯門代鯉書。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自己從官場退隱歸隱生活的思考和感慨。詩中通過描繪過去在都城享受的美食、權勢和榮耀,與現在隱居茅廬之間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對從前輝煌生活的懷念和對現實生活的認同。通過描述自己額頭上的印記消失,以及代寫公文的鯉魚不再上門,表達了作者斷絕與官場聯系,追求自我獨立和自由的決心。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展示了作者內心的思考和轉變。詩人用"舊日都城飫子魚"來描繪過去官場的豐富和享受,而"一鱗今不到茅廬"則表達了現在隱居生活的簡樸和清凈。"果然額上通三印"這句,可以理解為過去的官職和身份的象征,而"盡去侯門代鯉書"則意味著不再被官場所束縛,擺脫了官宦生活的枷鎖。
整首詩詞以對比的手法,將過去和現在、功名和隱逸進行了對照,傳達了作者對于官場生活的失望和對隱居生活的追求。詩中所表達的情感和思考,與宋代士人的文化背景和價值觀相符合,也體現了文人儒雅、追求自由獨立的情懷。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傳遞了深刻的思想,是一首具有代表性的宋代隱逸詩作。
“一鱗今不到茅廬”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nán pō kǒu hào shí bā shǒu
南坡口號十八首
jiù rì dū chéng yù zǐ yú, yī lín jīn bú dào máo lú.
舊日都城飫子魚,一鱗今不到茅廬。
guǒ rán é shàng tōng sān yìn, jǐn qù hóu mén dài lǐ shū.
果然額上通三印,盡去侯門代鯉書。
“一鱗今不到茅廬”平仄韻腳
拼音:yī lín jīn bú dào máo lú
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六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六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一鱗今不到茅廬”的相關詩句
“一鱗今不到茅廬”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一鱗今不到茅廬”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一鱗今不到茅廬”出自鄭清之的 《南坡口號十八首》,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