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兮生兮不離兒處所”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死兮生兮不離兒處所”全詩
廿里返家急烹煮,魚能脫命刀與砧。
掉入碧潯千尺深,半無鱗鬣眼血侵。
黃哺黃哺又有一漁父,魚兮魚兮復遭禍。
為魚猶或為兒苦,死兮生兮不離兒處所。
分類:
作者簡介(徐照)
徐照(?~1211)南宋詩人。字道暉,一字靈暉,自號山民,永嘉(今浙江溫州)人。家境清寒,一生未仕,布衣終身,以詩游士大夫間,行跡扁及今湖南、江西、江蘇、四川等地。寧宗嘉定四年卒。徐照是“永嘉四靈”之一,其詩宗姚合、賈島,題材狹窄,刻意煉字煉句。他在《山中寄翁卷》中寫道:“吟有好懷忘瘦苦”,可見苦吟情狀。據葉適說,他是“四靈”中首先反對江西派而提倡晚唐詩的詩人。徐照有《促促詞》,通過農民與小吏的勞逸悲歡對比來揭露社會不平,有張籍、王建樂府詩意味,被不少選本選錄。但他主要寫近體詩,五律尤多。徐照一生有三種愛好:嗜苦茗、游山水、喜吟詠。死后朋友出錢為他安葬。
《黃哺歌》徐照 翻譯、賞析和詩意
《黃哺歌》是宋代徐照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唐翁釣魚至黃哺,
不得魚兒得魚母。
廿里返家急烹煮,
魚能脫命刀與砧。
掉入碧潯千尺深,
半無鱗鬣眼血侵。
黃哺黃哺又有一漁父,
魚兮魚兮復遭禍。
為魚猶或為兒苦,
死兮生兮不離兒處所。
詩意和賞析:
《黃哺歌》描繪了一個漁父的遭遇。漁父在黃哺地方釣魚,但卻只捕獲到魚的母親,而無法得到魚兒。他急匆匆地趕回家,迫切地將魚烹煮,魚卻能逃脫死亡的命運,躲過刀和砧板。接著,魚掉入了一片深不見底的水潭,身上的鱗片被劃破,眼睛被鮮血侵染。然后,詩中提到了另一個漁父,他同樣遭遇了不幸,漁父為了魚或是為了自己的兒女而痛苦。盡管死亡和生命的糾葛,但他始終不離兒女所在的地方。
這首詩詞以漁父的經歷為主線,通過對漁父與魚之間的關系的描繪,展現了生死、親情以及命運的復雜交織。詩中的黃哺地方象征著一個險惡的環境,漁父與魚之間的斗爭和糾葛則反映了人與命運的對抗。漁父為了生存而捕魚,但他并不是冷酷無情的,他為魚兒的遭遇感到痛苦,同時也為自己的兒女擔憂。無論是生還是死,他都不離兒女所在的地方,體現了親情的偉大和堅守的精神。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復雜的情感和哲理,通過對漁父與魚之間的對比,凸顯了人類與命運的對抗和親情的偉大。這首詩詞通過寥寥數語,勾勒出生死與親情的深刻意蘊,給人以思考和感悟。
“死兮生兮不離兒處所”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uáng bǔ gē
黃哺歌
táng wēng diào yú zhì huáng bǔ, bù dé yú ér dé yú mǔ.
唐翁釣魚至黃哺,不得魚兒得魚母。
niàn lǐ fǎn jiā jí pēng zhǔ, yú néng tuō mìng dāo yǔ zhēn.
廿里返家急烹煮,魚能脫命刀與砧。
diào rù bì xún qiān chǐ shēn, bàn wú lín liè yǎn xuè qīn.
掉入碧潯千尺深,半無鱗鬣眼血侵。
huáng bǔ huáng bǔ yòu yǒu yī yú fù, yú xī yú xī fù zāo huò.
黃哺黃哺又有一漁父,魚兮魚兮復遭禍。
wèi yú yóu huò wèi ér kǔ, sǐ xī shēng xī bù lí ér chù suǒ.
為魚猶或為兒苦,死兮生兮不離兒處所。
“死兮生兮不離兒處所”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