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令隱姓名”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終令隱姓名”全詩
幾路到君屋,數峰當郡城。
妻兒貧自樂,丹藥歲燒成。
未必圣明代,終令隱姓名。
分類:
作者簡介(徐照)
徐照(?~1211)南宋詩人。字道暉,一字靈暉,自號山民,永嘉(今浙江溫州)人。家境清寒,一生未仕,布衣終身,以詩游士大夫間,行跡扁及今湖南、江西、江蘇、四川等地。寧宗嘉定四年卒。徐照是“永嘉四靈”之一,其詩宗姚合、賈島,題材狹窄,刻意煉字煉句。他在《山中寄翁卷》中寫道:“吟有好懷忘瘦苦”,可見苦吟情狀。據葉適說,他是“四靈”中首先反對江西派而提倡晚唐詩的詩人。徐照有《促促詞》,通過農民與小吏的勞逸悲歡對比來揭露社會不平,有張籍、王建樂府詩意味,被不少選本選錄。但他主要寫近體詩,五律尤多。徐照一生有三種愛好:嗜苦茗、游山水、喜吟詠。死后朋友出錢為他安葬。
《送李偉歸黃山》徐照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李偉歸黃山》是宋代徐照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心和無白發,長帶一琴行。
幾路到君屋,數峰當郡城。
妻兒貧自樂,丹藥歲燒成。
未必圣明代,終令隱姓名。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送李偉歸黃山的情景。詩人徐照表達了自己的思緒和感慨。他說自己的內心沒有白發,帶著一把琴行贈送給李偉。他不知經過多少路才來到李偉的家,眼前的山峰就像一座城池。李偉的妻兒雖然貧窮,但卻自得其樂。詩人告訴李偉,他煉制的丹藥已經燒制完成。最后,詩人表示,未必會在塵世間受到尊崇,但終究會讓自己的名字隱匿。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現了徐照的情感和思考。詩人通過描繪自己的內心和送別的場景,表達了一種超越塵世的境界。他的內心沒有被歲月的痕跡侵蝕,象征著他的心境純凈和超脫。他帶著琴行前去送別,這不僅代表他對友人的深情厚意,也表達了他對藝術和清凈生活的追求。詩中描繪的山峰和城池,給人一種高遠的感覺,似乎在暗示著人們應當追求內心的寧靜和高尚的品質。
詩人提到李偉的妻兒貧窮卻自得其樂,表現了他們的豁達和滿足。這種心態與詩人所追求的清凈生活相契合,暗示了物質貧富并不是人們真正幸福與否的決定因素。最后,詩人提到自己煉制的丹藥已經燒制完成,這可以理解為他對道家修煉和仙風道骨的追求。他并不追求在塵世間的名利,而是希望超脫塵俗,隱姓埋名。整首詩抒發了詩人對高尚境界和超越世俗的思考和追求,給人以啟迪和思考。
“終令隱姓名”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lǐ wěi guī huáng shān
送李偉歸黃山
xīn hé wú bái fà, zhǎng dài yī qín xíng.
心和無白發,長帶一琴行。
jǐ lù dào jūn wū, shù fēng dāng jùn chéng.
幾路到君屋,數峰當郡城。
qī ér pín zì lè, dān yào suì shāo chéng.
妻兒貧自樂,丹藥歲燒成。
wèi bì shèng míng dài, zhōng lìng yǐn xìng míng.
未必圣明代,終令隱姓名。
“終令隱姓名”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