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根載耜赴齋宮”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金根載耜赴齋宮”全詩
肯為三推便回輦,直須終畝勸耕農。
分類:
作者簡介(岳珂)
岳珂(公元1183~公元1243) ,南宋文學家。字肅之,號亦齋,晚號倦翁。相州湯陰(今屬河南)人。寓居嘉興(今屬浙江)。岳飛之孫,岳霖之子。宋寧宗時,以奉議郎權發遣嘉興軍府兼管內勸農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興,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為承務郎監鎮江府戶部大軍倉,歷光祿丞、司農寺主簿、軍器監丞、司農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興。十二年,為承議郎、江南東路轉運判官。十四年,除軍器監、淮東總領。寶慶三年(公元1227),為戶部侍郎、淮東總領兼制置使。
《宮詞一百首》岳珂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宮詞一百首》
朝代:宋代
作者:岳珂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一位名叫岳珂的文人在宮廷中的經歷和感悟。他進入宮廷,目睹了美麗的景色,但他并不滿足于享受宮廷的榮華富貴,而是堅持要回到農田中去勸勉耕農,鼓勵他們努力耕耘,為國家作出貢獻。詩人表達了自己追求平凡、務實和奉獻的態度,以及對農耕文化的重視和崇尚。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宮廷和農田之間的對比,展現了詩人的價值觀和追求。詩中的"金根載耜赴齋宮"表明詩人初次進入宮廷,看到了華麗的景象。"曉日東郊望六龍"描繪了早晨陽光下美麗的景色。然而,詩人并沒有被這些富麗堂皇所迷惑,他用"肯為三推便回輦"表達了自己不愿意停留在宮廷中的決心。
詩中的"三推"是指詩人主動推辭三次,表示他不愿意享受宮廷的待遇,而是要回到農田中去勸勉農民。"終畝勸耕農"表達了詩人對于農耕勞作的重視和贊揚,他認為農民的辛勤勞作是國家繁榮的基礎。通過強調農耕的重要性,詩人表達了自己對于務實、奉獻和平凡生活的追求。
這首詩詞表達了岳珂崇尚農耕文化和平凡生活的價值觀。他選擇回歸農田,鼓勵農民努力工作,體現了他對國家和人民的關懷。整首詩詞通過對宮廷和農田的對比,展現了詩人的獨立思考和對于真實生活的追求,傳遞了一種追求平凡而有意義的生活態度。
“金根載耜赴齋宮”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ōng cí yī bǎi shǒu
宮詞一百首
jīn gēn zài sì fù zhāi gōng, xiǎo rì dōng jiāo wàng liù lóng.
金根載耜赴齋宮,曉日東郊望六龍。
kěn wèi sān tuī biàn huí niǎn, zhí xū zhōng mǔ quàn gēng nóng.
肯為三推便回輦,直須終畝勸耕農。
“金根載耜赴齋宮”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