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有音塵接里廬”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時有音塵接里廬”全詩
我歸舊齒邦人版,公去新乘使者車。
但原世官居鼎鼐,從教野老自犁鋤。
西風鴻雁方尊渚,時有音塵接里廬。
分類:
作者簡介(岳珂)
岳珂(公元1183~公元1243) ,南宋文學家。字肅之,號亦齋,晚號倦翁。相州湯陰(今屬河南)人。寓居嘉興(今屬浙江)。岳飛之孫,岳霖之子。宋寧宗時,以奉議郎權發遣嘉興軍府兼管內勸農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興,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為承務郎監鎮江府戶部大軍倉,歷光祿丞、司農寺主簿、軍器監丞、司農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興。十二年,為承議郎、江南東路轉運判官。十四年,除軍器監、淮東總領。寶慶三年(公元1227),為戶部侍郎、淮東總領兼制置使。
《送喬江州將漕江右》岳珂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喬江州將漕江右》是宋代岳珂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昔日在東州觀陣圖,武昌陸續向我致書。我回到故鄉,與邦人分享朝廷的消息,而你卻駕著新的使者車離開。你是被派往江右地區的將領,將帶著朝廷的命令前往那里。但我仍然愿意像個普通老百姓一樣,過著平凡的生活,耕作田地。西風吹來,帶來了鴻雁的呼喚,時常有使者的腳步聲傳到我家。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詩人岳珂送別喬江州將領的場景,表達了岳珂對朝廷的忠誠和對家鄉的眷戀之情。詩中通過對自己和喬江州將領的對比,展現了詩人寧愿過簡樸的生活而不謀求官職的態度。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示了作者對朝廷和家鄉的矛盾情感。詩人回憶起過去觀看陣圖的經歷,表達了對朝廷的忠誠和對官職的向往。然而,他看到了武昌陸續向他致書,卻選擇了回歸故鄉,過著平凡的生活。詩人以自己和喬江州將領的對比,凸顯了自己寧愿過簡樸生活的態度,表達了對家鄉的眷戀和對朝廷官場的厭倦。
詩中的西風、鴻雁和使者的腳步聲,描繪出了時光的流轉和變遷。西風吹來,帶來了鴻雁的呼喚,讓人感受到了時光的變幻和歲月的流逝。使者的腳步聲傳到詩人家中,預示著朝廷的命令和消息仍然與他息息相關。
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生動的意象和明快的節奏展示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同時也反映了宋代士人對官場生活的矛盾心態和對平凡生活的向往。
“時有音塵接里廬”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qiáo jiāng zhōu jiāng cáo jiāng yòu
送喬江州將漕江右
xī rì dōng zhōu kàn zhèn tú, wǔ chāng lù xù bài yú shū.
昔日東州看陣圖,武昌陸續拜魚書。
wǒ guī jiù chǐ bāng rén bǎn, gōng qù xīn chéng shǐ zhě chē.
我歸舊齒邦人版,公去新乘使者車。
dàn yuán shì guān jū dǐng nài, cóng jiào yě lǎo zì lí chú.
但原世官居鼎鼐,從教野老自犁鋤。
xī fēng hóng yàn fāng zūn zhǔ, shí yǒu yīn chén jiē lǐ lú.
西風鴻雁方尊渚,時有音塵接里廬。
“時有音塵接里廬”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六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