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燎開戎捷”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岸燎開戎捷”全詩
天心應有為,吾道復何疑。
岸燎開戎捷,磯神助好詞。
倚檣聊一笑,且試楚襟披。
分類:
作者簡介(岳珂)
岳珂(公元1183~公元1243) ,南宋文學家。字肅之,號亦齋,晚號倦翁。相州湯陰(今屬河南)人。寓居嘉興(今屬浙江)。岳飛之孫,岳霖之子。宋寧宗時,以奉議郎權發遣嘉興軍府兼管內勸農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興,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為承務郎監鎮江府戶部大軍倉,歷光祿丞、司農寺主簿、軍器監丞、司農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興。十二年,為承議郎、江南東路轉運判官。十四年,除軍器監、淮東總領。寶慶三年(公元1227),為戶部侍郎、淮東總領兼制置使。
《便風經雁汊宿荻港是日舟行四百里三首》岳珂 翻譯、賞析和詩意
《便風經雁汊宿荻港是日舟行四百里三首》是宋代岳珂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便風通過雁汊,舟只在荻港宿營,一日行程四百里。三首詩詞,羊角扇動著朝陽,鴻毛迅速順應著時光。天地之間的核心應該有所作為,而我的道路又何須懷疑呢?岸邊的篝火照亮了勝利的戰場,巖石之神助我寫出了佳句。倚靠船舷,只是輕輕一笑,試著展開楚地的風采。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于自己的信仰和追求的堅定態度。詩中通過描繪風過雁汊、舟宿荻港的景象,展示了時光的流轉和自然的變化。羊角扇動朝陽,鴻毛順應時光,象征著作者希望自己能夠順應時代的潮流,積極進取。作者認為天地之間應有核心價值,也即是每個人都應該有所作為,不應懷疑自己的人生道路。篝火照亮了勝利的戰場,巖石之神助作者寫出好的詩句,暗示著作者相信自己的努力和才華會得到回報。最后,作者以輕松的心態倚靠船舷,展示了對于人生的豁達和樂觀。
賞析:
這首詩詞展示了岳珂的豁達和樂觀的人生態度,同時也表達了對于時代潮流的積極追求。通過自然景象的描寫,作者將自己的思考與大自然相融合,展現了一種宏大而又富有哲理的氣息。詩詞中的羊角、鴻毛、篝火和巖石等意象,都富有象征性,凸顯了作者對于自身命運的掌握和對于成功的堅信。最后的一笑和楚襟的披掛,則展示了作者對于人生的豁達態度和自信心。整首詩詞在表達作者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同時,也給讀者帶來了一種積極向上的力量和思考。
“岸燎開戎捷”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iàn fēng jīng yàn chà sù dí gǎng shì rì zhōu xíng sì bǎi lǐ sān shǒu
便風經雁汊宿荻港是日舟行四百里三首
yáng jiǎo tuán fú rì, hóng máo xùn shùn shí.
羊角摶扶日,鴻毛迅順時。
tiān xīn yīng yǒu wéi, wú dào fù hé yí.
天心應有為,吾道復何疑。
àn liáo kāi róng jié, jī shén zhù hǎo cí.
岸燎開戎捷,磯神助好詞。
yǐ qiáng liáo yī xiào, qiě shì chǔ jīn pī.
倚檣聊一笑,且試楚襟披。
“岸燎開戎捷”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六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