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隳乎復隍”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戒隳乎復隍”全詩
戒隳乎復隍,亡系乎苞桑。
一乎柔以御剛確其信于殊方。
以是謀國,迄于靖康。
則讀易之無一得,蓋公之所愧,殆非空言以成報章。
尚其監茲,前事不忘。
分類:
作者簡介(岳珂)
岳珂(公元1183~公元1243) ,南宋文學家。字肅之,號亦齋,晚號倦翁。相州湯陰(今屬河南)人。寓居嘉興(今屬浙江)。岳飛之孫,岳霖之子。宋寧宗時,以奉議郎權發遣嘉興軍府兼管內勸農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興,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為承務郎監鎮江府戶部大軍倉,歷光祿丞、司農寺主簿、軍器監丞、司農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興。十二年,為承議郎、江南東路轉運判官。十四年,除軍器監、淮東總領。寶慶三年(公元1227),為戶部侍郎、淮東總領兼制置使。
《耿黃門讀易帖贊》岳珂 翻譯、賞析和詩意
《耿黃門讀易帖贊》是宋代岳珂所作的一首詩詞。詩中描繪了堅冰履霜、誨盜慢藏等寓言意象,表達了對于國家興衰和治理之道的思考。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耿黃門讀易帖贊
堅冰履霜,誨盜慢藏。
戒隳乎復隍,亡系乎苞桑。
一乎柔以御剛,確其信于殊方。
以是謀國,迄于靖康。
則讀易之無一得,蓋公之所愧,殆非空言以成報章。
尚其監斯,前事不忘。
譯文:
黃門耿先生讀《易經》帖子贊
腳踩堅冰,踏過嚴寒;
教誨盜賊,慢慢隱藏。
警惕破壞之禍,緊緊守護著貴重之物。
柔軟之道能御風剛勁,確保其價值傳揚四方。
從而謀國家治理,直到靖康時期。
然而讀《易經》卻無所得,公眾對此感到愧疚,
這并非空洞的言辭以完成表白。
仍需監督這樣的事情,不忘記前事。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寓言的方式呈現了對于國家治理和個人修養的思考。作者通過寓言形象的堅冰履霜和誨盜慢藏,表達了對于道德教化和保護財產的重要性。詩中提到的戒隳與亡系,暗喻了對于社會秩序破壞和個人道德敗壞的警惕。
在詩的后半部分,作者引用了易經中的柔道思想,強調柔軟的力量能夠駕馭剛強的力量,并確保其價值得以傳揚四方。這與國家治理和領導者的智慧密切相關,寓意著治理國家需要既有剛毅堅定的決心,又要善于運用柔性的手段,以達到國家長治久安的目標。
然而,詩中也提到了讀《易經》卻無所得的情況,暗示了治理者或個人在實踐中可能會遇到困難和挫折。作者呼吁監督這樣的事情,并強調不忘記前事的重要性,意味著對歷史的反思與總結,以避免重復過去的錯誤。
總體而言,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通過對寓言意象的運用,探討了治理之道和個人修養的主題,既有警示的意味,又表達了對于國家安定和社會和諧的期望。
“戒隳乎復隍”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ěng huáng mén dú yì tiē zàn
耿黃門讀易帖贊
jiān bīng lǚ shuāng, huì dào màn cáng.
堅冰履霜,誨盜慢藏。
jiè huī hū fù huáng, wáng xì hū bāo sāng.
戒隳乎復隍,亡系乎苞桑。
yī hū róu yǐ yù gāng què qí xìn yú shū fāng.
一乎柔以御剛確其信于殊方。
yǐ shì móu guó,
以是謀國,
qì yú jìng kāng.
迄于靖康。
zé dú yì zhī wú yī de,
則讀易之無一得,
gài gōng zhī suǒ kuì, dài fēi kōng yán yǐ chéng bào zhāng.
蓋公之所愧,殆非空言以成報章。
shàng qí jiān zī, qián shì bù wàng.
尚其監茲,前事不忘。
“戒隳乎復隍”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