隳怎么讀 隳的意思
“隳”字共有2個讀音:
[huī]
[duò]

漢字 | 隳 |
---|---|
讀音 |
|
注音 | ㄏㄨㄟ|ㄉㄨㄛˋ |
部首 | [阝] 雙耳刀 |
筆畫 | 總筆畫:17 部外:15 |
異體字 | ?? ?? 隓 墮 |
字形結構 | 上下結構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96B3 |
其它編碼 | 五筆:bdan 倉頡:nbop 鄭碼:ygou 四角:74338 |
筆順編碼 | 52131212511342444 |
筆順筆畫 | フ丨一ノ一丨一丨フ一一ノ丶丨丶丶丶 |
筆順名稱 | 橫折折折鉤/橫撇彎鉤 豎 橫 撇 橫 豎 橫 豎 橫折鉤 橫 橫 撇 捺 豎鉤 點 點 點 |
隳字的意思
隳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隳
huī ㄏㄨㄟˉ
◎ 毀壞;崩毀:“隳人之城郭。”
其它字義
● 隳
duò ㄉㄨㄛˋ
◎ 古同“惰”,懶惰。
英語 to destroy; to overthrow
德語 notschlachten, vernichten
法語 détruire
隳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隳 huī
〈動〉
(1) 毀壞城墻或山頭;毀壞 [destroy wall or hill;destroy]
隳名城。——漢· 賈誼《過秦論》
一夫作難而七廟隳。
(2) 又如:隳墮(毀壞;動搖);隳突(騷擾);隳圮(傾坍;倒塌);隳名(隱姓埋名)
(3) 怠惰。通“惰” [be lazy]。如:隳惰(懈怠);隳慢(怠惰;怠慢)
隳字的辭典解釋
隳ㄏㄨㄟhuī 動
毀壞、損毀。《呂氏春秋·慎大覽·順說》:「隳人之城郭,刑人之父子也。」《文選·賈誼·過秦論》:「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
康熙字典解釋
隳【戌集中】【阜部】 康熙筆畫:23畫,部外筆畫:15畫
《廣韻》許規切。俗隓字。《老子·道德經》故物或行或隨,或響或吹,或強或羸,或載或隳。《宋玉·高唐賦》長吏隳官。
又通作墮。《禮·月令》繼長增高,毋有壞墮。《釋文》墮亦作隳。
又《讀書通》與毀通。《荀子·富國篇》非將隳之也,說不免焉。《後漢·袁紹傳》所過毀突。《文選》作隳。
說文解字解釋
隳字組詞
隳字成語
* 網站為您提供隳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