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悵望杜陵正搔首”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悵望杜陵正搔首”全詩
無菊傍籬真漫與,有松掃逕故應蕪。
登龍路近心誰賞,戲馬臺成足已瘏。
悵望杜陵正搔首,一枝不得賜茱萸。
分類: 九日
作者簡介(岳珂)
岳珂(公元1183~公元1243) ,南宋文學家。字肅之,號亦齋,晚號倦翁。相州湯陰(今屬河南)人。寓居嘉興(今屬浙江)。岳飛之孫,岳霖之子。宋寧宗時,以奉議郎權發遣嘉興軍府兼管內勸農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興,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為承務郎監鎮江府戶部大軍倉,歷光祿丞、司農寺主簿、軍器監丞、司農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興。十二年,為承議郎、江南東路轉運判官。十四年,除軍器監、淮東總領。寶慶三年(公元1227),為戶部侍郎、淮東總領兼制置使。
《九日發廣德建平感事有作》岳珂 翻譯、賞析和詩意
《九日發廣德建平感事有作》是宋代詩人岳珂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西風吹拂白色的胡須,
歲月的流逝催促著我變老。
無花的籬笆旁真實而寂靜,
有松樹的小徑上塵埃已經落滿。
登上龍路,離內心近的人會欣賞嗎?
戲馬臺上的表演已經讓人疲倦不堪。
望著杜陵,我感到無奈又疑惑,
為何一枝茱萸也無法賜予我。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抒發了詩人岳珂對時光流逝和自身境遇的感慨之情。詩人通過描繪自己的形象,西風吹拂白髭須,以及歲月催促著他變老,表達了對光陰流逝的無奈和焦慮。他在無花的籬笆旁感嘆真實卻寂靜,意味著自己在現實生活中的孤獨和空虛。有松掃逕故應蕪,描述了小徑上塵埃落滿,暗示了詩人過去的事物和經歷已經被時間的洪流所沖刷和淡忘。
接下來的兩句,登龍路近心誰賞,戲馬臺成足已瘏,探討了詩人在追求名利和成就的道路上的困惑。登龍路是指追求進步、升遷的道路,詩人在其中迷茫不知是否能夠得到他人的賞識。戲馬臺則象征著虛浮的世俗娛樂和權力斗爭,詩人認為其中的表演已經讓人疲倦不堪,可能反映了他對功名利祿的追求的失望與厭倦。
最后兩句悵望杜陵正搔首,一枝不得賜茱萸,則表達了詩人對自身命運的無奈和疑惑。杜陵是唐代詩人杜牧的故鄉,詩人以此暗示自己的文才,但卻無法得到賞識和獎賞。茱萸是古代傳統的節日植物,象征著吉祥和幸福。詩人希望得到一枝茱萸的賜予,以表達對美好命運的渴望,但現實卻無法滿足他的愿望。
整首詩以簡潔而含蓄的語言,抒發了詩人對時光流逝、人生境遇和命運的思考和感慨,揭示了他對現實的困惑與無奈,以及對追求名利的厭倦和對內心追求的渴望。
“悵望杜陵正搔首”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ǔ rì fā guǎng dé jiàn píng gǎn shì yǒu zuò
九日發廣德建平感事有作
xī fēng chuī zhe bái zī xū, jiā jié cuī nóng lǎo dào tú.
西風吹著白髭須,嘉節催儂老道涂。
wú jú bàng lí zhēn màn yǔ, yǒu sōng sǎo jìng gù yīng wú.
無菊傍籬真漫與,有松掃逕故應蕪。
dēng lóng lù jìn xīn shuí shǎng, xì mǎ tái chéng zú yǐ tú.
登龍路近心誰賞,戲馬臺成足已瘏。
chàng wàng dù líng zhèng sāo shǒu, yī zhī bù dé cì zhū yú.
悵望杜陵正搔首,一枝不得賜茱萸。
“悵望杜陵正搔首”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