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無字說煩清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雖無字說煩清老”出自宋代蘇泂的《金陵雜興二百首》,
詩句共7個字,詩句拼音為:suī wú zì shuō fán qīng lǎo,詩句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
“雖無字說煩清老”全詩
《金陵雜興二百首》
短褐鐘山不跨驢,杖藜橫笛野僧俱。
雖無字說煩清老,猶恐龍眠畫作圖。
雖無字說煩清老,猶恐龍眠畫作圖。
分類:
《金陵雜興二百首》蘇泂 翻譯、賞析和詩意
《金陵雜興二百首》是蘇泂在宋代創作的一組詩詞作品。以下是對其中一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短褐鐘山不跨驢,
杖藜橫笛野僧俱。
雖無字說煩清老,
猶恐龍眠畫作圖。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山野中的景象。詩人身著簡樸的褐色衣袍,不騎著驢子而是步行,手拄著拐杖,背上扛著橫笛,與一個野外的僧人一同行走。盡管他們沒有什么文字來交流,但他們的心境依然清凈。詩人擔心如果他們把這種清凈的心境表達出來,會讓龍(指才子)沉睡的畫家將其描繪出來。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寧靜而樸素的畫面。短褐、鐘山、驢、杖藜、橫笛、野僧等形象都體現了一種質樸的生活狀態。詩人以自然的方式表達了對清凈心境的追求,同時也隱含了對言語和文字的限制的思考。詩中的龍眠畫作圖一句巧妙地表達了詩人對文字和繪畫的擔憂,他認為用文字或畫筆描繪這種清凈心境可能會失去本真。整首詩以簡約的筆觸展示了詩人對純凈心靈的向往,以及對表達方式的思考,給人以深思的啟示。
“雖無字說煩清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īn líng zá xìng èr bǎi shǒu
金陵雜興二百首
duǎn hè zhōng shān bù kuà lǘ, zhàng lí héng dí yě sēng jù.
短褐鐘山不跨驢,杖藜橫笛野僧俱。
suī wú zì shuō fán qīng lǎo, yóu kǒng lóng mián huà zuò tú.
雖無字說煩清老,猶恐龍眠畫作圖。
“雖無字說煩清老”平仄韻腳
拼音:suī wú zì shuō fán qīng lǎo
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九皓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九皓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雖無字說煩清老”的相關詩句
“雖無字說煩清老”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雖無字說煩清老”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雖無字說煩清老”出自蘇泂的 《金陵雜興二百首》,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