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湖邊住”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茅屋湖邊住”全詩
鬢因兒女雪,心向利名灰。
茅屋湖邊住,柴扉柳下開。
殘年未歸去,排日為公來。
分類:
《次韻葛天民》蘇泂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次韻葛天民》
朝代:宋代
作者:蘇泂
搗柏為香炷,煎茶當酒杯。
鬢因兒女雪,心向利名灰。
茅屋湖邊住,柴扉柳下開。
殘年未歸去,排日為公來。
中文譯文:
用搗碎的柏木作為香炷,用煎茶的方式當作飲酒。
鬢發已被兒女的雪白染成,內心對名利的追逐已經消散。
居住在湖邊的茅屋中,門前的柴門隨風擺動。
晚年尚未離去,卻仍然為公眾排憂解難。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蘇泂的《次韻葛天民》。詩中表達了對于名利的淡漠和對簡樸生活的追求。通過搗碎柏木作為香炷、煎茶取代飲酒的描寫,詩人表達了對于物質享受的超脫和對精神愉悅的追求。他用鬢發已被兒女的雪白染成的意象,表達了時光的流轉和年華的凋零,以及對于名利追逐的消逝。詩中的茅屋和柴門,則象征了詩人過著簡樸的生活,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狀態。
在最后兩句中,詩人表達了對于晚年生活的思考。他說自己的殘年未歸去,意味著他尚未離去,仍然活著,而他排日為公來,意味著他將自己的余生奉獻給公眾,為他人排憂解難。這種奉獻精神和對社會責任的承擔,展現了詩人的高尚情操和崇高品質。
總的來說,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于名利的超脫和追求簡樸生活的態度,同時展現了他對于社會責任和奉獻精神的思考。這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詩作,引人深思。
“茅屋湖邊住”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gé tiān mín
次韻葛天民
dǎo bǎi wèi xiāng zhù, jiān chá dāng jiǔ bēi.
搗柏為香炷,煎茶當酒杯。
bìn yīn ér nǚ xuě, xīn xiàng lì míng huī.
鬢因兒女雪,心向利名灰。
máo wū hú biān zhù, chái fēi liǔ xià kāi.
茅屋湖邊住,柴扉柳下開。
cán nián wèi guī qù, pái rì wèi gōng lái.
殘年未歸去,排日為公來。
“茅屋湖邊住”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七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