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疆風土望莫及”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故疆風土望莫及”全詩
只今四十已華發,未到七旬應碧山。
故疆風土望莫及,前輩典刑追不還。
但愿生生遇堯舜,耕田鑿井泰嵩間。
分類:
《病中排閟》蘇泂 翻譯、賞析和詩意
《病中排閟》是蘇泂所寫的一首詩詞,描繪了作者中年一次次病痛的感受,以及在疾病中對康寧和年華的思考。下面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病中排閟
中年一病一回覺,老大康寧知更難。
只今四十已華發,未到七旬應碧山。
故疆風土望莫及,前輩典刑追不還。
但愿生生遇堯舜,耕田鑿井泰嵩間。
譯文:
在疾病中度過中年,每次康復都令人感到困難。
如今已經四十歲,還未到七旬便會歸于碧山。
我無法再回到故鄉的風土之中,無法追尋前輩們的典章法度。
但愿我能在今生與堯舜相遇,居住在泰山之間,從事農耕和挖井的工作。
詩意和賞析:
《病中排閟》表達了作者對疾病的感受以及對康寧和時間流逝的思考。詩中描述了作者在中年時頻繁生病,每次病愈后都感到康復的艱辛,暗示了疾病對生活的困擾和折磨。四十歲已經過了中年,作者意識到自己的年齡漸長,但還未到七旬,也就是暗示自己還有一段時間可以享受生活。
詩中提到的“碧山”象征著長壽和安寧。作者希望在老去之前能夠回到自然的懷抱,過上平靜而安寧的生活。然而,現實是殘酷的,作者意識到自己已經遠離了故鄉的風土,無法再回到過去的生活環境中。同時,作者也意識到前輩們賦予的典章法度已經隨著時間的流逝而無法追尋,對此感到惋惜和遺憾。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的希望和愿景。作者希望自己能在今生得遇到傳說中的堯舜這樣的圣賢,耕田鑿井,過上簡樸而有意義的生活。這種愿望體現了對安穩和平淡生活的追求,同時也傳遞了對傳統價值觀的思考和對理想社會的向往。
總體而言,蘇泂通過《病中排閟》表達了自己對疾病的感受和對康寧與歲月流逝的思考。詩中抒發了對逝去的時光和失去的機會的遺憾,同時又表達了對安寧和理想生活的向往,展現了作者的人生態度和價值觀。
“故疆風土望莫及”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ìng zhōng pái bì
病中排閟
zhōng nián yī bìng yī huí jué, lǎo dà kāng níng zhī gèng nán.
中年一病一回覺,老大康寧知更難。
zhǐ jīn sì shí yǐ huá fà, wèi dào qī xún yīng bì shān.
只今四十已華發,未到七旬應碧山。
gù jiāng fēng tǔ wàng mò jí, qián bèi diǎn xíng zhuī bù hái.
故疆風土望莫及,前輩典刑追不還。
dàn yuàn shēng shēng yù yáo shùn, gēng tián záo jǐng tài sōng jiān.
但愿生生遇堯舜,耕田鑿井泰嵩間。
“故疆風土望莫及”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四緝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