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西還夕陽”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未西還夕陽”全詩
不關天宇窄,自是峽流深。
既曉遲朝日,未西還夕陽。
扁中舟涉險,憑取有孚心。
分類:
作者簡介(陽枋)
陽枋(1187-1267),字正父,原名昌朝,字宗驥,合州巴川(今重慶銅梁東南)人。居字溪小龍潭之上,因號字溪。
《瞿唐峽》陽枋 翻譯、賞析和詩意
《瞿唐峽》是宋代詩人陽枋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瞿唐峽,
壁絕書昏明,
猿高仿佛音。
不關天宇窄,
自是峽流深。
清晨的陽光透過峽谷的壁上洞窟,將模糊的書卷映照得明亮。猿猴高高地仿佛在模仿音樂的聲音。峽谷并不狹窄是由天地所限,而是因為峽谷中的流水深深地流淌。
既曉遲朝日,
未西還夕陽。
扁中舟涉險,
憑取有孚心。
盡管早晨的太陽升起較晚,傍晚的夕陽也未完全西沉。在狹窄的峽谷中,一葉小舟涉過危險的水域,僅憑借船上人的堅定信心。
詩詞通過描繪瞿唐峽的景色和其中的人物,表達了一種對自然壯麗景觀的贊美,同時也蘊含了一種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峽谷的景色雖然險峻而狹窄,但其中流淌的水卻深邃廣闊,象征著生活中的困難和挑戰。詩人告誡人們,盡管面臨著險阻和困境,只要保持堅定的信心,就能夠勇敢地面對困難并克服它們。這種積極向上的態度在宋代的文化背景下尤為重要,因為當時國家面臨著政治動蕩和戰亂,人們需要鼓舞和希望來面對困境。
整首詩語言簡練,行文流暢,通過自然景色的描繪和對人物心理的刻畫,展現了陽枋細膩的情感和對自然的敬畏之情。詩中運用對比手法,將狹窄的峽谷和深邃的流水形成鮮明的對照,凸顯了峽谷中的困境和希望,給人以啟示和鼓勵。整首詩意境高遠,情感深厚,傳遞了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未西還夕陽”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ú táng xiá
瞿唐峽
bì jué shū hūn míng, yuán gāo fǎng fú yīn.
壁絕書昏明,猿高仿佛音。
bù guān tiān yǔ zhǎi, zì shì xiá liú shēn.
不關天宇窄,自是峽流深。
jì xiǎo chí cháo rì, wèi xī hái xī yáng.
既曉遲朝日,未西還夕陽。
biǎn zhōng zhōu shè xiǎn, píng qǔ yǒu fú xīn.
扁中舟涉險,憑取有孚心。
“未西還夕陽”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仄韻) 上聲二十六寢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