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蟠藤蔓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龍蟠藤蔓曲”全詩
虎蹲石根奇,龍蟠藤蔓曲。
面橫白水湖,背列濃嵐谷。
鳥碎山逾空,起予詩不俗。
分類: 飛來峰
作者簡介(陽枋)
陽枋(1187-1267),字正父,原名昌朝,字宗驥,合州巴川(今重慶銅梁東南)人。居字溪小龍潭之上,因號字溪。
《游下竺飛來峰和存了侄韻》陽枋 翻譯、賞析和詩意
《游下竺飛來峰和存了侄韻》是宋代陽枋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峯嵯峨擅北高,
幽靜還西竺。
虎蹲石根奇,
龍蟠藤蔓曲。
面橫白水湖,
背列濃嵐谷。
鳥碎山逾空,
起予詩不俗。
詩意:
這首詩以描繪一處景色秀美的山峰為主題,表達了詩人游覽下竺飛來峰的心境和感受。詩中通過描寫山峰的形態和周圍的自然景觀,展示出山峰的雄偉壯麗、幽靜寧靜的特點。詩人以自然景物為借景,抒發自己的詩意和情感,表達了對美景的贊美和對自己創作的自信。
賞析:
這首詩使用了豐富的山水描寫,通過對山峰形態的描繪,展示了山勢險峻、高聳入云的景象。峰頂如虎蹲,石根奇特,藤蔓曲折,使得整個山峰顯得更加壯麗而有趣。詩人將山峰的面朝湖水,背靠云霧彌漫的深谷,形容了山峰的幽靜和靜謐之美。鳥兒在山間飛翔,仿佛自由自在地穿越云霧,給人一種寧靜與自由的感覺。
詩人在描繪山峰的同時,也表達了自己的情感。最后兩句“起予詩不俗”,顯示了詩人對自己創作的自信和才華的自豪。詩人通過這首詩表達了他對自然景色的熱愛和對詩歌創作的熱情,展示了他對山水之美的感悟和對詩歌寫作的自信。
總的來說,這首詩以其豐富的山水描寫和表達詩人情感的方式,展現了山峰的壯麗和自然景色的美麗,同時也抒發了詩人對自己才華的自信和對詩歌創作的熱情。
“龍蟠藤蔓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óu xià zhú fēi lái fēng hé cún le zhí yùn
游下竺飛來峰和存了侄韻
cuó é shàn běi gāo, yōu jìng hái xī zhú.
嵯峨擅北高,幽靜還西竺。
hǔ dūn shí gēn qí, lóng pán téng wàn qū.
虎蹲石根奇,龍蟠藤蔓曲。
miàn héng bái shuǐ hú, bèi liè nóng lán gǔ.
面橫白水湖,背列濃嵐谷。
niǎo suì shān yú kōng, qǐ yǔ shī bù sú.
鳥碎山逾空,起予詩不俗。
“龍蟠藤蔓曲”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二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