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爾其誰”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范蠡爾其誰”全詩
林園窮勝事,鐘鼓樂清時。
擺落遺高論,雕鐫出小詩。
自然無不可,范蠡爾其誰。
分類:
作者簡介(韓愈)

韓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河陽(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漢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謚號“文”,又稱韓文公。他與柳宗元同為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主張學習先秦兩漢的散文語言,破駢為散,擴大文言文的表達功能。宋代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并稱“韓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韓愈在思想上是中國“道統”觀念的確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奉和仆射裴相公感恩言志(穆宗長慶二年,裴度罷)》韓愈 翻譯、賞析和詩意
奉和仆射裴相公感恩言志(穆宗長慶二年,裴度罷)
何分昔時今,先帝念忠良。
裴度功過立,蕭何名姓長。
文武功成后,居為百辟師。
林園窮勝事,鐘鼓樂清時。
擺落遺高論,雕鐫出小詩。
自然無不可,范蠡爾其誰。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韓愈奉和仆射裴相公裴度罷官后的感恩言志。裴度曾任唐代仆射(宰相之一),而因忠良之名,他被長官所器重。裴度罷官后,韓愈為了表達對裴度的感激之情,寫了這首詩。
這首詩以感恩之情為主題,通過對裴度的贊美和仰慕,表達了韓愈對裴度為國家和社會做出的貢獻的敬佩和感激之情。詩中,韓愈以先帝的眷戀裴度的忠良,以蕭何之名姓長,說明裴度在政治上具有很高的聲譽。之后,詩人以文武功成后裴度在退休后繼續為國效力,居住在林園之中,每每回想起他的功績,不禁感到欣慰。最后一句“自然無不可,范蠡爾其誰。”表示裴度在治理國家方面,有著像范蠡一樣的聰明智慧,沒有什么事情做不到的。
這首詩借用了歷史上有名的人物范蠡,通過與裴度相比較,表達了對裴度卓越才能的贊美。整首詩用簡練流暢的語言,表達了對裴度為國家和社會做出的貢獻的敬佩之情,充滿了感恩和敬仰之情。
“范蠡爾其誰”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èng hé pú yè péi xiàng gōng gǎn ēn yán zhì mù zōng cháng qìng èr nián, péi dù bà
奉和仆射裴相公感恩言志(穆宗長慶二年,裴度罷)
wén wǔ gōng chéng hòu, jū wèi bǎi pì shī.
文武功成后,居為百辟師。
lín yuán qióng shèng shì, zhōng gǔ yuè qīng shí.
林園窮勝事,鐘鼓樂清時。
bǎi luò yí gāo lùn, diāo juān chū xiǎo shī.
擺落遺高論,雕鐫出小詩。
zì rán wú bù kě, fàn lǐ ěr qí shuí.
自然無不可,范蠡爾其誰。
“范蠡爾其誰”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