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余機事近來忘”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知余機事近來忘”全詩
多謝白鷗閒不去,知余機事近來忘。
分類:
作者簡介(吳潛)

吳潛(1195—1262) 字毅夫,號履齋,宣州寧國(今屬安徽)人。寧宗嘉定十年(1217)舉進士第一,授承事郎,遷江東安撫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為參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樞密使,封崇國公。次年罷相,開慶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為左丞相,封慶國公,后改許國公。被賈似道等人排擠,罷相,謫建昌軍,徙潮州、循州。與姜夔、吳文英等交往,但詞風卻更近于辛棄疾。其詞多抒發濟時憂國的抱負與報國無門的悲憤。格調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齋遺集》,詞集有《履齋詩余》。
《錢塘江三首》吳潛 翻譯、賞析和詩意
《錢塘江三首》是宋代吳潛創作的一首詩詞,描述了作者乘船東下錢塘江的情景。下面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錢塘江三首》中文譯文:
扁舟東下白云鄉,
一水牽愁萬里長。
多謝白鷗閒不去,
知余機事近來忘。
詩意和賞析:
《錢塘江三首》通過描繪作者乘船東下錢塘江的景色和心情,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感悟和對世俗紛擾的超脫。
詩的開頭,“扁舟東下白云鄉”,描繪了作者乘坐小船駛向東方的畫面,船行于洶涌的錢塘江上。白云鄉是一個美麗的地方,這里的白云似乎伴隨著詩人的行舟。這句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江上的景象,給人以廣闊開闊的感覺。
接著,“一水牽愁萬里長”,這句詩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愁思和憂慮。這里的“一水”指的是錢塘江,它像一條長長的線一樣,把作者的憂愁拉長了萬里。這種愁思可能是因為與家人分離、遠離故土或其他的心事,使得詩人在江上行舟時心中無法舒暢。
然而,在愁思之中,作者看到了白鷗的存在,白鷗成為他心中的知己,給予他無言的安慰和慰藉。他說:“多謝白鷗閒不去”,感激白鷗不離不棄,陪伴他一同航行。這里的白鷗象征著純潔和自由,它們的存在給詩人帶來了一種超脫塵世的感覺,使得他能夠暫時忘卻身邊的煩惱和瑣事。
最后一句,“知余機事近來忘”,表達了作者對塵世紛擾的遺忘。在欣賞自然美景和白鷗陪伴的過程中,作者將自己的瑣事置之度外,心靈得到了片刻的寧靜和解脫。這句詩也顯示了詩人追求心靈自由和超脫的心境。
總的來說,吳潛的《錢塘江三首》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作者乘船東下錢塘江的情景,并通過自然景色和白鷗的存在,表達了對世俗紛擾的超脫和內心的寧靜。這首詩詞以其清新脫俗的風格,展示了宋代文人對自然與人生的深刻思考。
“知余機事近來忘”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án táng jiāng sān shǒu
錢塘江三首
piān zhōu dōng xià bái yún xiāng, yī shuǐ qiān chóu wàn lǐ cháng.
扁舟東下白云鄉,一水牽愁萬里長。
duō xiè bái ōu xián bù qù, zhī yú jī shì jìn lái wàng.
多謝白鷗閒不去,知余機事近來忘。
“知余機事近來忘”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仄韻) 去聲二十三漾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