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能祛物役”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君能祛物役”全詩
三春花老后,千里客歸時。
浩浩人間事,悠悠身外思。
君能祛物役,林下早相期。
分類:
作者簡介(吳潛)

吳潛(1195—1262) 字毅夫,號履齋,宣州寧國(今屬安徽)人。寧宗嘉定十年(1217)舉進士第一,授承事郎,遷江東安撫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為參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樞密使,封崇國公。次年罷相,開慶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為左丞相,封慶國公,后改許國公。被賈似道等人排擠,罷相,謫建昌軍,徙潮州、循州。與姜夔、吳文英等交往,但詞風卻更近于辛棄疾。其詞多抒發濟時憂國的抱負與報國無門的悲憤。格調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齋遺集》,詞集有《履齋詩余》。
《送何錫汝》吳潛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何錫汝》是宋代吳潛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風雨中分享一樽酒,這種情懷有誰能理解?
春花凋謝之后,千里客人何時歸來?
浩浩人世間的瑣事,思緒卻悠遠超脫。
如果你能擺脫塵世的束縛,讓我們在林間早日相聚。
詩意:
《送何錫汝》表達了詩人對友人離別的思念之情。詩中通過描繪風雨中分享酒宴、春花凋謝和客人遠行的場景,抒發了詩人對友人的關切和期盼。詩人感嘆人世間的瑣事紛擾,思緒卻能超越塵世,表達了對超脫和追求內心自由的向往。最后,詩人希望友人能夠擺脫物質的束縛,早日與他在自然的林間相聚。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有力的語言,描繪了離別時的思念之情和對超脫的向往。首句“風雨一樽酒,此懷誰得知”以風雨中分享酒宴的場景作為開篇,表達了內心情感的寄托,同時暗示了友人的離去。接著,以“三春花老后,千里客歸時”描繪了友人長途旅行的情景,展現了詩人對他歸來的期待。通過這樣的描寫,詩人將友人的離別與人世間的變遷相結合,使詩意更加豐富深沉。
在第三句“浩浩人間事,悠悠身外思”中,詩人表達了對塵世繁瑣事務的厭倦和追求超然境界的渴望。雖然身處紛擾的人世間,但詩人的思緒卻超越了塵埃,展現了內心的寧靜和超脫。最后兩句“君能祛物役,林下早相期”,詩人希望友人能夠擺脫物質的束縛,回歸自然,在林間與他重逢。
整首詩詞意境清新,情感真摯,通過對自然景物和人事的交織描繪,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思念和對超脫境界的向往,以及對真誠友誼的珍視。這首詩詞的美在于其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表達方式,使人們能夠在短暫的文字中感受到離別的憂愁和對自由境界的向往。
“君能祛物役”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hé xī rǔ
送何錫汝
fēng yǔ yī zūn jiǔ, cǐ huái shuí dé zhī.
風雨一樽酒,此懷誰得知。
sān chūn huā lǎo hòu, qiān lǐ kè guī shí.
三春花老后,千里客歸時。
hào hào rén jiān shì, yōu yōu shēn wài sī.
浩浩人間事,悠悠身外思。
jūn néng qū wù yì, lín xià zǎo xiāng qī.
君能祛物役,林下早相期。
“君能祛物役”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