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鳴天漢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雞鳴天漢曉”全詩
誰入巫山夢,唯應洛水神。
作者簡介(王涯)
王涯〔唐〕(764~835))字廣津,太原人。約生于唐代宗廣德二年,卒于文宗太和九年,年約七十余歲。博學工文。梁肅異其才,薦于陸贄。貞元八年,(公元七九二年)擢進士,又舉宏辭。再調藍田尉。久之,以左拾遺為翰林學士,進起居舍人。元和時,累官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穆宗立,出為劍南、東川節度使。文宗時,以吏部尚書代王播總鹽鐵,為政刻急,始變法,益其稅以濟用度,民生益困。
《思君恩》王涯 翻譯、賞析和詩意
《思君恩》是一首唐代詩歌,作者王涯。詩中描繪了黎明時分,雞鳴天空,鶯鳥在禁林中歌唱的景象,詩人思念遠方的親人,同時以借景抒情方式表達了對于唐朝時洛水神的敬仰。
《思君恩》的中文譯文可以為:
雞鳴天漢曉,
鶯語禁林春。
誰入巫山夢,
唯應洛水神。
詩的意境和情感:
詩歌以四行句式的形式,簡練而含蓄地描繪了黎明的景色。雞鳴,表示一個新的一天即將開始,天空漸漸明亮。鶯鳥的歌聲在禁林中飛揚,使得整個春天更加生動活潑。這些景象喚起了詩人的思念之情。
在第三、四行中,詩人以詢問的方式,表達了思念之情。“誰入巫山夢”暗示詩人懷念的人在遙遠的巫山之地,這種思念和渴望會在夢中出現。“唯應洛水神”則是對于唐朝時洛水神的敬仰和祈愿,詩人希望有神靈能夠聽到他的祈禱。
賞析:
《思君恩》通過簡練的句子和婉轉的語言,準確地表達了詩人對于親人的思念和敬仰之情。雞鳴禁林,鶯語春天,這些自然景觀的描繪不僅給人以視覺的愉悅,更將自然環境與內心情感相融合。詩中的詢問和祈愿,表達了作者對親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對神靈的敬仰。整首詩簡練而寓意深遠,與唐代的傳統抒情詩風相契合,給人以思緒游走和內心悸動的感覺。
“雞鳴天漢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ī jūn ēn
思君恩
jī míng tiān hàn xiǎo, yīng yǔ jìn lín chūn.
雞鳴天漢曉,鶯語禁林春。
shuí rù wū shān mèng, wéi yīng luò shuǐ shén.
誰入巫山夢,唯應洛水神。
“雞鳴天漢曉”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七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