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馬骨傷寒水”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知馬骨傷寒水”全詩
塞晚每愁殘月苦,邊愁更逐斷蓬驚。
年少辭家從冠軍,金妝寶劍去邀勛。
不知馬骨傷寒水,唯見龍城起暮云。
分類:
作者簡介(王涯)
王涯〔唐〕(764~835))字廣津,太原人。約生于唐代宗廣德二年,卒于文宗太和九年,年約七十余歲。博學工文。梁肅異其才,薦于陸贄。貞元八年,(公元七九二年)擢進士,又舉宏辭。再調藍田尉。久之,以左拾遺為翰林學士,進起居舍人。元和時,累官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穆宗立,出為劍南、東川節度使。文宗時,以吏部尚書代王播總鹽鐵,為政刻急,始變法,益其稅以濟用度,民生益困。
《塞下曲二首》王涯 翻譯、賞析和詩意
譯文:
在塞外黃花寨,
辛勤而來回不停。
曲曲折折剛開始,
如絲般的柳枝伸藤。
塞外的晚上,常常擔憂月亮殘陰傷感,
邊境的憂愁更跟著飛馳的風榆埋怨不息。
年輕時辭別家鄉隨從冠軍,
裝扮金妝寶劍去迎戰榮譽。
不知道馬的皮骨會因寒水而生凍傷,
只看見龍城在夕陽云翻涌起。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述了唐代的邊塞生活,表達了邊塞戍卒的艱辛和邊塞地區的荒涼景象,以及他們的憂愁和不為人知的苦難。詩中通過描述黃花戍的艱辛和迢遞的旅程,反映了邊塞戍卒常年在邊界守衛,辛勤勞作的生活。詩中細膩地刻畫了邊塞地區黃花寨的景象,說明了邊塞地區的荒涼和貧瘠。詩人通過描繪月亮陰殘和風榆飛馳的情景,表達了邊塞戍卒的憂愁和不安。詩人還通過描述年輕人離開家鄉隨從冠軍,去戰斗和追求榮譽,展現了邊塞戍卒的英勇和犧牲精神。最后,詩人以暮云起龍城的景象為結尾,寓意著邊塞地區的輝煌和無窮的可能性。整首詩以簡明的語言,通過細膩的描寫和邊塞戍卒的視角,展示了邊塞地區的艱辛和輝煌,具有濃厚的邊塞情懷。
“不知馬骨傷寒水”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āi xià qū èr shǒu
塞下曲二首
xīn qín jǐ chū huáng huā shù, tiáo dì chū suí xì liǔ yíng.
辛勤幾出黃花戍,迢遞初隨細柳營。
sāi wǎn měi chóu cán yuè kǔ, biān chóu gèng zhú duàn péng jīng.
塞晚每愁殘月苦,邊愁更逐斷蓬驚。
nián shào cí jiā cóng guàn jūn, jīn zhuāng bǎo jiàn qù yāo xūn.
年少辭家從冠軍,金妝寶劍去邀勛。
bù zhī mǎ gǔ shāng hán shuǐ, wéi jiàn lóng chéng qǐ mù yún.
不知馬骨傷寒水,唯見龍城起暮云。
“不知馬骨傷寒水”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