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腸死不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剛腸死不磨”全詩
主恩思報切,臣罪忤時多。
佞舌攻何忍,剛腸死不磨。
倚蘭凝佇久,一鷺點滄波。
分類:
作者簡介(李曾伯)
《宣公祠》李曾伯 翻譯、賞析和詩意
《宣公祠》是李曾伯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宣公祠
公不生唐世,
貞元事若何。
主恩思報切,
臣罪忤時多。
佞舌攻何忍,
剛腸死不磨。
倚蘭凝佇久,
一鷺點滄波。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宣公的敬意和憂思。宣公指的是歷史上的某位賢明君主,他并沒有生活在當時的唐朝,而是生活在一個不同的時代。詩中,作者思考著貞元時期的事情,貞元是唐朝貞觀年間的一段時期,作者以此為引子,探討了君臣之間的關系、恩情和罪過。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展示了作者對君臣關系的思考和君主的敬意。詩詞開頭兩句“公不生唐世,貞元事若何”,表達了宣公并非生活在唐朝,而是在另一個時代,作者因此思索起當時的貞元時期的事情。接著,詩詞轉向了主恩和臣罪的議題。作者提到主恩,表明臣子應當對君主的恩情深感思考和報答之切。然而,作者也提到臣子的罪過,表示在時代的變遷中,臣子們往往會犯錯或忤逆君主。接下來的兩句“佞舌攻何忍,剛腸死不磨”,表明作者對于佞言和讒言對君臣關系的破壞感到憤慨,同時強調了君臣應該保持堅定的品德和正直的態度。最后兩句“倚蘭凝佇久,一鷺點滄波”,通過借景抒發作者的憂思之情。蘭花是高雅、清香的象征,倚蘭表示作者長時間思索君臣關系的深度思考。而一只鷺鳥點破了滄波,意味著作者希望能夠在動蕩的世局中保持清廉和正直的品德。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簡練的語言和對君臣關系的思考,展示了作者對宣公的敬意和對時代變遷的憂思,同時強調了忠誠、正直和清廉的重要性。
“剛腸死不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uān gōng cí
宣公祠
gōng bù shēng táng shì, zhēn yuán shì ruò hé.
公不生唐世,貞元事若何。
zhǔ ēn sī bào qiè, chén zuì wǔ shí duō.
主恩思報切,臣罪忤時多。
nìng shé gōng hé rěn, gāng cháng sǐ bù mó.
佞舌攻何忍,剛腸死不磨。
yǐ lán níng zhù jiǔ, yī lù diǎn cāng bō.
倚蘭凝佇久,一鷺點滄波。
“剛腸死不磨”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五歌 (仄韻) 去聲二十一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