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隨千劫盡”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佛隨千劫盡”全詩
佛隨千劫盡,人與萬山雄。
吊古春酤綠,談兵夜燭紅。
終宵皎無寐,萬壑響松風。
分類:
作者簡介(李曾伯)
《題劍門寺賀費伯矩韻》李曾伯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題劍門寺賀費伯矩韻》
朝代:宋代
作者:李曾伯
譯文:
不見臺城事,
君毋說苦空。
佛隨千劫盡,
人與萬山雄。
吊古春酤綠,
談兵夜燭紅。
終宵皎無寐,
萬壑響松風。
詩意:
這首詩以題劍門寺,賀費伯矩為契機,表達了詩人對人生和境界的思考和感悟。詩中描繪了臺城事物消失的景象,表達出了世事無常的觸動。同時,詩人在提到佛法時,借用千劫盡來形容佛隨時間的流轉,表達了佛法的深遠和超越世俗的意義。接著,詩人通過人與萬山的對比,凸顯了人在自然面前的微小與渺小,強調了大自然的壯麗和偉大。在詩的后半部分,詩人以吊古春、談兵等形象描寫,探討了歷史的回憶和戰爭的殘酷。最后,詩人以終宵皎無寐、萬壑響松風的景象,表達了他在寂靜的夜晚中沉思和思考的狀態。
賞析:
這首詩通過簡潔而凝練的語言,以及生動的意象描寫,表達了詩人對生命、時間和自然的思考。詩人通過描繪臺城事物的消失和人與萬山的對比,傳遞了世事無常、人生短暫的主題。同時,通過佛法和歷史的引用,詩人表達了對超越塵世和對戰爭殘酷的思考。詩人的感悟和思考貫穿整首詩,使讀者在品味詩句的同時,也被引導著思索人生的意義和價值。此詩意境深遠,給人以沉思和啟發,體現了李曾伯深厚的哲學思想和文化修養。
“佛隨千劫盡”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jiàn mén sì hè fèi bó jǔ yùn
題劍門寺賀費伯矩韻
bú jiàn tái chéng shì, jūn wú shuō kǔ kōng.
不見臺城事,君毋說苦空。
fú suí qiān jié jǐn, rén yǔ wàn shān xióng.
佛隨千劫盡,人與萬山雄。
diào gǔ chūn gū lǜ, tán bīng yè zhú hóng.
吊古春酤綠,談兵夜燭紅。
zhōng xiāo jiǎo wú mèi, wàn hè xiǎng sōng fēng.
終宵皎無寐,萬壑響松風。
“佛隨千劫盡”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一軫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