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過重陽人病起”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節過重陽人病起”全詩
節過重陽人病起,一枝殘菊不勝愁。
分類:
作者簡介(陳羽)
[唐](約公元八O六年前后在世)字不詳,江東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憲宗元和初前后在世。工詩,與上人靈一交游,唱答頗多。貞元八年,(公元七九二年)二人登進士第;而他與韓愈、王涯等共為龍虎榜。后仕歷東宮衛佐。《全唐詩》之三百四十八一卷傳世。
《九月十日即事》陳羽 翻譯、賞析和詩意
《九月十日即事》是唐代詩人陳羽所作的一首詩。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九月十日即事
漢江天外東流去,
巴塞連山萬里秋。
節過重陽人病起,
一枝殘菊不勝愁。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秋日的景象和作者內心的感受。詩中提到的漢江是一條流經中原地區的大江,作者以它東流的形象來表現時間的流逝。巴塞連山是指秦嶺和連山,它們綿延萬里,裝點著秋天的景色。重陽是一個重要的節日,但在過完這個節日后,人們卻生病了。詩人看到一枝殘存的菊花,感到無限憂愁。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秋天的思考和情感。詩人通過描繪漢江東流和巴塞連山秋色的壯麗景象,將時間的流逝與大自然的變化相結合。在描繪了美麗的秋景之后,詩人轉而描述了人們在過完重陽節后生病的情景,這種對人事的描寫增添了凄涼之感。最后,詩人以一枝殘菊作為象征,表達了自己的憂愁和無奈。整首詩情緒轉折鮮明,通過景物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于時光流逝和生命的感慨,以及人事無常的感受。
這首詩雖然短小,但通過簡練的語言和細膩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秋天景色和人生境遇的思考和感悟。它展現了唐代以及中國古代詩歌的特點,即對自然景物的詠史抒懷和感慨人生的情感表達。
“節過重陽人病起”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ǔ yuè shí rì jí shì
九月十日即事
hàn jiāng tiān wài dōng liú qù, bā sāi lián shān wàn lǐ qiū.
漢江天外東流去,巴塞連山萬里秋。
jié guò chóng yáng rén bìng qǐ, yī zhī cán jú bù shèng chóu.
節過重陽人病起,一枝殘菊不勝愁。
“節過重陽人病起”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