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無些力吹成雪”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春無些力吹成雪”全詩
春無些力吹成雪,未必杏花能耐寒。
分類:
作者簡介(方岳)

方岳(1199~1262),南宋詩人、詞人。字巨山,號秋崖。祁門(今屬安徽)人。紹定五年(1232)進士,授淮東安撫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趙葵淮南幕中參議官。后調知南康軍。后因觸犯湖廣總領賈似道,被移治邵武軍。后知袁州,因得罪權貴丁大全,被彈劾罷官。后復被起用知撫州,又因與賈似道的舊嫌而取消任命。
《春詞》方岳 翻譯、賞析和詩意
《春詞》是宋代方岳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述了春天的景象和春意的脆弱。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剪下春詞我不敢看,
雨深時恐怕臨碧闌。
春無力量吹成雪,
或許杏花難抵寒。
詩意:
《春詞》描繪了春天的景象和春意的脆弱。詩人用剪刀將春天的詩詞剪下,卻不敢去看,暗示了春天的美麗和柔弱之間的矛盾。雨水深沉時,詩人擔心靠近碧闌(指窗戶)會使春天的美景變得模糊不清。詩人表達了春天的力量微弱,即使春風吹拂,也難以將寒冷完全抵擋,這種脆弱和不足成為了春天的一種特質。
賞析:
《春詞》通過對春天的描繪,表現了方岳對春季脆弱性的思考。詩詞中的春天被視為一個美麗而又脆弱的存在,詩人剪下春詞卻不敢去看,暗示了春天美麗的景象可能會因為過于脆弱而破碎。詩中的雨深,指的是春天的多雨季節,而碧闌則象征窗戶,表示詩人靠近窗戶去觀賞春天的景色,卻因為春天的脆弱而擔心美景會被模糊掉。詩中的“春無力量吹成雪”,表達了春天的微弱力量,即使春風吹拂,也無法抵擋寒冷的侵襲。最后兩句“未必杏花能耐寒”,則表明即使是寒冷中耐寒能力較強的杏花,也未必能夠完全經受住寒冷的考驗。整首詩詞通過對春天脆弱性的描繪,傳達出對生命脆弱性的感悟和思考,呼應了人們對于美好事物脆弱性的關注和珍惜。
“春無些力吹成雪”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n cí
春詞
jiǎn dé chūn cí bù rěn kàn, yǔ shēn pà jìn bì lán gān.
剪得春詞不忍看,雨深怕近碧闌干。
chūn wú xiē lì chuī chéng xuě, wèi bì xìng huā néng nài hán.
春無些力吹成雪,未必杏花能耐寒。
“春無些力吹成雪”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九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