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外庵居書掩關”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竹外庵居書掩關”全詩
桃李無言開未了,春風元自不曾閒。
分類:
作者簡介(方岳)

方岳(1199~1262),南宋詩人、詞人。字巨山,號秋崖。祁門(今屬安徽)人。紹定五年(1232)進士,授淮東安撫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趙葵淮南幕中參議官。后調知南康軍。后因觸犯湖廣總領賈似道,被移治邵武軍。后知袁州,因得罪權貴丁大全,被彈劾罷官。后復被起用知撫州,又因與賈似道的舊嫌而取消任命。
《又和晦翁棹歌》方岳 翻譯、賞析和詩意
《又和晦翁棹歌》是宋代方岳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又撐小艇過前灣,
竹外庵居書掩關。
桃李無言開未了,
春風元自不曾閒。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和晦翁共同劃小船過前灣的情景。晦翁是一個虛構的人物,代表了一個寂寞而隱居的老人。詩人在晦翁的陪伴下,來到了竹外的庵居,閉上書房的門。詩人觀察到周圍的桃花和李花雖然無聲無息地綻放,但卻沒有停止的跡象。他感受到春風從未停歇過,一直在不停地吹拂。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揭示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思考和感受。詩中的小船和前灣,竹外的庵居,以及桃李花和春風等意象,都是通過具象的描寫,表達詩人對孤獨、隱居和時光流轉的思考。
詩中的晦翁是一個象征性的角色,代表了孤獨與寂寞的生活狀態。晦翁和詩人一同劃過前灣,這里可以理解為過去的時光,而小船則是詩人的心靈和思想。竹外的庵居則是一個隱居的地方,詩人在這里沉浸于思考和創作之中,書房的門緊閉著,象征著詩人內心的專注和沉靜。
桃李花和春風是詩中常見的意象,象征著生命和光陰的流轉。詩人觀察到它們雖然無聲無息地開放,但卻沒有停止的跡象,暗示了時間的不息流轉和生命的不斷綻放。春風元自不曾閒,表達了詩人對時光的感慨和思考,春風始終不停息,讓人感受到時光的飛逝和生命的短暫。
整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意象的語言,抒發了詩人對孤獨、隱居和時光流轉的思考和感慨。詩中的意象和情感在讀者心中產生共鳴,引發對生命和時光的思考。
“竹外庵居書掩關”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òu hé huì wēng zhào gē
又和晦翁棹歌
yòu chēng xiǎo tǐng guò qián wān, zhú wài ān jū shū yǎn guān.
又撐小艇過前灣,竹外庵居書掩關。
táo lǐ wú yán kāi wèi liǎo, chūn fēng yuán zì bù céng xián.
桃李無言開未了,春風元自不曾閒。
“竹外庵居書掩關”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