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起不知雙鬢雪”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病起不知雙鬢雪”全詩
清明此去幾何日,燕子未來誰可人。
病起不知雙鬢雪,雨中老卻一分春。
西山云臥蕨拳紫,待約溪翁飽食新。
分類:
作者簡介(方岳)

方岳(1199~1262),南宋詩人、詞人。字巨山,號秋崖。祁門(今屬安徽)人。紹定五年(1232)進士,授淮東安撫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趙葵淮南幕中參議官。后調知南康軍。后因觸犯湖廣總領賈似道,被移治邵武軍。后知袁州,因得罪權貴丁大全,被彈劾罷官。后復被起用知撫州,又因與賈似道的舊嫌而取消任命。
《春行》方岳 翻譯、賞析和詩意
《春行》是宋代詩人方岳的作品。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蘚石闌干一欠伸,
青苔覆蓋著石闌桿,我打了一個哈欠,
垂楊無力不禁顰。
垂柳無力地垂下,不禁皺起了眉頭。
清明此去幾何日,
清明節離去多少天了,
燕子未來誰可人。
燕子還沒有歸來,有誰能夠招引它們。
病起不知雙鬢雪,
病一起來,不知道雙鬢上已有了白發,
雨中老卻一分春。
在雨中,老去了一分春光。
西山云臥蕨拳紫,
西山的云躺臥在紫色的蕨叢上,
待約溪翁飽食新。
等著和溪邊的老人共進美食。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春天的景象,并透露出詩人對歲月流轉和生命變遷的思考。詩中通過春行的場景,表達了對自然的感悟和對時光流逝的感嘆。詩人觀察了周圍環境的變化,從蘚石、垂楊、燕子、雙鬢、雨中春景,到西山云和溪邊老人等元素,以細膩的描寫和意象來傳達他內心的情感和對生命的思考。
賞析:
這首詩通過簡潔而凝練的語言,展示了方岳獨特的詩意和觀察力。他以自然景物為載體,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對比,表達了歲月流轉、生命更迭的主題。詩中的蘚石、垂楊、燕子等形象,以及詩人對白發、雨中春景和山云的描繪,展現了自然和人生的變化與不變,以及詩人對時光流逝的深刻感受。整首詩以寥寥數語,勾勒出了一幅意境深遠、意味豐富的春景圖景,引發讀者對生命和時間的思考。
“病起不知雙鬢雪”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n xíng
春行
xiǎn shí lán gān yī qiàn shēn, chuí yáng wú lì bù jīn pín.
蘚石闌干一欠伸,垂楊無力不禁顰。
qīng míng cǐ qù jǐ hé rì, yàn zi wèi lái shuí kě rén.
清明此去幾何日,燕子未來誰可人。
bìng qǐ bù zhī shuāng bìn xuě, yǔ zhōng lǎo què yī fēn chūn.
病起不知雙鬢雪,雨中老卻一分春。
xī shān yún wò jué quán zǐ, dài yuē xī wēng bǎo shí xīn.
西山云臥蕨拳紫,待約溪翁飽食新。
“病起不知雙鬢雪”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九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