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上東皇太乙壇”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吹上東皇太乙壇”全詩
瓊幡第一番花信,吹上東皇太乙壇。
分類:
作者簡介(方岳)

方岳(1199~1262),南宋詩人、詞人。字巨山,號秋崖。祁門(今屬安徽)人。紹定五年(1232)進士,授淮東安撫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趙葵淮南幕中參議官。后調知南康軍。后因觸犯湖廣總領賈似道,被移治邵武軍。后知袁州,因得罪權貴丁大全,被彈劾罷官。后復被起用知撫州,又因與賈似道的舊嫌而取消任命。
《立春都堂受誓祭九宮壇》方岳 翻譯、賞析和詩意
《立春都堂受誓祭九宮壇》是宋代方岳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立春時節的景色和人們的慶祝活動。以下是對這首詩的分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輦路上的香氣還未干,黎明初唱起五更的寒。瓊幡初綻花朵信,被風吹送到東皇太乙壇上。
詩意:
這首詩詞以立春時節為背景,描繪了輦路上的香氣仍然未干,黎明時分人們在五更時分唱起的冰冷寒冬的歌聲。詩人通過描寫寒冷的清晨和輦路上的香味,傳達了立春的氛圍和活力。詩中還提到了瓊幡,表示春天的到來,花朵初開的喜訊被風吹送到了東皇太乙壇上,增添了一種祭祀的莊嚴氛圍。
賞析:
這首詩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展現了立春時節的特點和氛圍。詩中的"輦路香融雪未乾"表達了春天即將來臨的跡象,而"雞人初唱五更寒"則揭示了清晨的嚴寒。瓊幡初綻花朵信的描繪,進一步強調了春天的到來和新生的希望。詩人通過這些形象的描寫,將讀者帶入了一個宏大而莊嚴的儀式場景,使人感受到了春天的喜悅和期待。
此外,詩中運用了較為典雅的詞匯和修辭手法,如"輦路"、"瓊幡"等,凸顯了詩人的文人氣質。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立春的喜悅和莊嚴,同時也展示了方岳對自然景物和儀式活動的細膩感知。
總的來說,這首詩描繪了立春時節的景象,通過凝練而富有意境的語言表達了春天即將到來的喜悅和莊重。詩人方岳以自己獨特的視角和感受,將讀者帶入了一個祭祀場景中,讓人感受到了春天帶來的希望和活力。
“吹上東皇太乙壇”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ì chūn dōu táng shòu shì jì jiǔ gōng tán
立春都堂受誓祭九宮壇
niǎn lù xiāng róng xuě wèi gān, jī rén chū chàng wǔ gēng hán.
輦路香融雪未乾,雞人初唱五更寒。
qióng fān dì yī fān huā xìn, chuī shàng dōng huáng tài yǐ tán.
瓊幡第一番花信,吹上東皇太乙壇。
“吹上東皇太乙壇”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平韻) 下平十三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