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及溪齋識老成”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猶及溪齋識老成”全詩
諸郎與我雪燈共,兩眼觀書霜月明。
二十一年如夢過,五三六籍尚誰賡。
鹿車忽到蒼崖底,老木驚秋亦向榮。
分類:
作者簡介(方岳)

方岳(1199~1262),南宋詩人、詞人。字巨山,號秋崖。祁門(今屬安徽)人。紹定五年(1232)進士,授淮東安撫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趙葵淮南幕中參議官。后調知南康軍。后因觸犯湖廣總領賈似道,被移治邵武軍。后知袁州,因得罪權貴丁大全,被彈劾罷官。后復被起用知撫州,又因與賈似道的舊嫌而取消任命。
《次韻滕和叔投贈》方岳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滕和叔投贈》是宋代方岳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猶及溪齋識老成,
萬瑯玕外一溪清。
諸郎與我雪燈共,
兩眼觀書霜月明。
二十一年如夢過,
五三六籍尚誰賡。
鹿車忽到蒼崖底,
老木驚秋亦向榮。
譯文:
還記得當初識得老成的溪齋,
萬瑯玕之外有一條清澈的溪流。
與我的學友們一起共享雪燈,
兩只眼睛在冰霜下讀書,月亮明亮。
二十一年就像一場夢一般過去了,
五三六籍的歲月還有誰能繼續繁榮。
鹿車突然來到蒼崖底部,
老木驚嘆秋天的美麗也在茂盛。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述了作者方岳在溪齋中度過的時光,表達了對友人滕和叔的思念之情。溪齋是一個清幽的地方,有一條清澈的溪流,這里是作者與諸多學友共同學習和交流的地方。雪燈的意象可能暗示著詩人們在寒冷的冬夜中堅持學習的精神,而月亮的明亮則象征著知識和智慧的啟迪。
詩中提到的二十一年可能指的是時間的流逝,暗示作者已經度過了很長的一段時光。五三六籍則可能指的是五十三歲和六十歲之間的年齡,暗示了作者的年齡已經漸長,對于未來的發展和前途也充滿了思考和憂慮。
最后兩句描述了鹿車突然到達蒼崖底部和老木驚嘆秋天的美麗。這些景象可能是作者內心世界的投射,表達了作者對于時間的流逝和生命的變遷的深刻感慨。鹿車的到來和老木的茂盛都象征著生命的延續和自然界的變化,與人的經歷和成長相呼應。詩人通過這些景象,表達了對于生命和存在的思考,以及對于時光流逝的無奈和對未來的希冀。
整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富有意象的語言,表達了對友情、知識和生命意義的思考,給人以深刻的思考和共鳴。
“猶及溪齋識老成”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téng hé shū tóu zèng
次韻滕和叔投贈
yóu jí xī zhāi shí lǎo chéng, wàn láng gān wài yī xī qīng.
猶及溪齋識老成,萬瑯玕外一溪清。
zhū láng yǔ wǒ xuě dēng gòng, liǎng yǎn guān shū shuāng yuè míng.
諸郎與我雪燈共,兩眼觀書霜月明。
èr shí yī nián rú mèng guò, wǔ sān liù jí shàng shuí gēng.
二十一年如夢過,五三六籍尚誰賡。
lù chē hū dào cāng yá dǐ, lǎo mù jīng qiū yì xiàng róng.
鹿車忽到蒼崖底,老木驚秋亦向榮。
“猶及溪齋識老成”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