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嘆息結繩人遠矣”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嘆息結繩人遠矣”全詩
嘆息結繩人遠矣,例教吾負剡藤羞。
分類:
作者簡介(方岳)

方岳(1199~1262),南宋詩人、詞人。字巨山,號秋崖。祁門(今屬安徽)人。紹定五年(1232)進士,授淮東安撫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趙葵淮南幕中參議官。后調知南康軍。后因觸犯湖廣總領賈似道,被移治邵武軍。后知袁州,因得罪權貴丁大全,被彈劾罷官。后復被起用知撫州,又因與賈似道的舊嫌而取消任命。
《書手實簿》方岳 翻譯、賞析和詩意
《書手實簿》是宋代詩人方岳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隨著緣份,我常年住在清秋之中,
不再去煮那可愛的鍾魚粥飯。
我嘆息著,結繩的人離我太遠,
我只能懷著愧疚,看著剡藤羞愧。
詩意:
這首詩詞通過作者的自述,表達了一種隨遇而安、隨緣而生的心態。詩人選擇在秋天居住,意味著他傾向于安于清涼的季節和寧靜的環境。他不再去煮鍾魚粥飯,可能是因為他不愿意擔負過多的責任或者是他已經放下了一些物質的追求。詩中的"結繩的人"指的可能是他與他人的聯系,他感到這種聯系越來越稀少,與人疏遠的感覺使他感到嘆息。最后,他用"剡藤羞愧"來形容自己的內心感受,可能是因為他覺得自己沒有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華或者沒有盡到自己的責任。
賞析:
《書手實簿》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生活態度和內心感受。詩人通過選擇住在秋天,表達了一種追求寧靜和舒適的心態,不再追求物質上的享受。他放棄了煮鍾魚粥飯,可能意味著他放下了對物質的執著,更加注重內心的體驗和精神的追求。詩中的"結繩的人"象征著與他人的聯系,他感到這種聯系越來越稀少,或者是他自己與他人的疏遠導致了內心的嘆息。最后,他用"剡藤羞愧"來形容自己的內心感受,可能是因為他覺得自己沒有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華或者沒有盡到自己的責任,對自己感到愧疚和羞愧。
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傳達了作者的心境和思考,表達了追求內心寧靜和遠離塵囂的生活態度。通過對個人生活與社會聯系的思考,詩人呈現出一種對世俗的超越和追求心靈自由的意境。
“嘆息結繩人遠矣”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ū shǒu shí bù
書手實簿
suí yuán cháng zhù báo yú qiū, bù liǎo zhōng yú zhōu fàn tóu.
隨緣常住薄於秋,不了鍾魚粥飯頭。
tàn xī jié shéng rén yuǎn yǐ, lì jiào wú fù shàn téng xiū.
嘆息結繩人遠矣,例教吾負剡藤羞。
“嘆息結繩人遠矣”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