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中間幾太虛”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方寸中間幾太虛”全詩
辦著海濤三萬里,乃翁底用費分疏。
分類:
作者簡介(方岳)

方岳(1199~1262),南宋詩人、詞人。字巨山,號秋崖。祁門(今屬安徽)人。紹定五年(1232)進士,授淮東安撫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趙葵淮南幕中參議官。后調知南康軍。后因觸犯湖廣總領賈似道,被移治邵武軍。后知袁州,因得罪權貴丁大全,被彈劾罷官。后復被起用知撫州,又因與賈似道的舊嫌而取消任命。
《題趙漕小蓬萊》方岳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趙漕小蓬萊》是宋代方岳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乾坤無盡,只是一個蘧廬。
方寸之間是多么虛幻。
辦理海濤的三萬里,
乃翁底用費分散。
詩意:
這首詩以意境深遠、富有想象力的方式描繪了一幅景象。詩人通過幾個意象和隱喻,表達了對世界的感悟和思考。詩中蘧廬、方寸、海濤等形象都具有象征意義,代表了人生的追求、人的思維和自然的壯麗。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和豐富的意象展現了詩人對宇宙和人生的思考。"乾坤不盡一蘧廬"表達了宇宙的遼闊無垠,而"方寸中間幾太虛"則揭示了人的內心世界的無限廣闊。詩人通過對乾坤和方寸的對比,表達了人類與宇宙的微妙關系。
"辦著海濤三萬里"描述了海洋的浩渺廣闊,以及人類在探索和征服自然中的努力。"乃翁底用費分疏"暗示了人們在追求和實現目標的過程中需要付出艱辛和努力。
整首詩以簡約的語言和意象,將宇宙與人生相互映照,呈現出一種超越現實和感悟人生的境界。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人類的努力,詩人表達了對人生意義的思考和對世界的敬畏之情。這首詩引發人們對宇宙和人生深遠意義的思考,同時也展現了詩人獨特的感悟和藝術表達能力。
“方寸中間幾太虛”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zhào cáo xiǎo péng lái
題趙漕小蓬萊
qián kūn bù jìn yī qú lú, fāng cùn zhōng jiān jǐ tài xū.
乾坤不盡一蘧廬,方寸中間幾太虛。
bàn zhe hǎi tāo sān wàn lǐ, nǎi wēng dǐ yòng fèi fēn shū.
辦著海濤三萬里,乃翁底用費分疏。
“方寸中間幾太虛”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六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