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知兩角戰蝸牛”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但知兩角戰蝸牛”全詩
說與諸公那解此,但知兩角戰蝸牛。
分類:
作者簡介(方岳)

方岳(1199~1262),南宋詩人、詞人。字巨山,號秋崖。祁門(今屬安徽)人。紹定五年(1232)進士,授淮東安撫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趙葵淮南幕中參議官。后調知南康軍。后因觸犯湖廣總領賈似道,被移治邵武軍。后知袁州,因得罪權貴丁大全,被彈劾罷官。后復被起用知撫州,又因與賈似道的舊嫌而取消任命。
《次韻杜監簿》方岳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次韻杜監簿》
作者:方岳
朝代:宋代
詩意:
《次韻杜監簿》是宋代方岳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于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寓言意味。詩中以秋天的到來為引子,詩人通過描繪山樵(樵夫)的困境,傳達了對人們追求功名利祿而忽略內心寧靜與自然之美的反思。詩人以一種淡泊的態度,指出人們常常陷入無謂的紛爭和爭斗中,卻對真正重要的事物視而不見。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山樵的描述,隱喻著人們在追逐功名利祿的過程中所遭受的困苦和痛苦。山樵在秋天的時候不需要擔心秋天的降臨,因為他的生活簡單而自由,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然而,與山樵不同的是,許多人追求名利的過程中常常感到憂慮和困擾,沒有時間去欣賞生活中的美好事物。詩人暗指那些為了權力和地位而紛爭不休的人們,他們忽略了內心的寧靜和真正的快樂。
詩人用"兩角戰蝸牛"這一形象的比喻,表達了人們在追逐名利的過程中的荒謬和無意義。蝸牛是一種行動緩慢的生物,而兩只角雖然銳利,卻只能與蝸牛進行微不足道的戰斗。這種景象象征著人們為了微不足道的小利而爭斗,最終只是徒勞無功。
通過這首詩,詩人方岳表達了對功名利祿追逐的思考和對內心寧靜的追求。他提醒人們要珍惜眼前的生活,不要為了不值得的爭斗而忽略了真正重要的事物。這首詩具有深刻的意義,給人以啟發和反思,呼喚著人們回歸內心的寧靜和對美好事物的欣賞。
“但知兩角戰蝸牛”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dù jiān bù
次韻杜監簿
bù xū bǎ qiǎn bù fáng qiū, dǐ shì shān qiáo yì guò yōu.
不須把淺不防秋,底事山樵亦過憂。
shuō yǔ zhū gōng nà jiě cǐ, dàn zhī liǎng jiǎo zhàn wō niú.
說與諸公那解此,但知兩角戰蝸牛。
“但知兩角戰蝸牛”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