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路巇嶇吾倦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世路巇嶇吾倦至”全詩
世路巇嶇吾倦至,底須辛苦為膏梁。
分類:
作者簡介(方岳)

方岳(1199~1262),南宋詩人、詞人。字巨山,號秋崖。祁門(今屬安徽)人。紹定五年(1232)進士,授淮東安撫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趙葵淮南幕中參議官。后調知南康軍。后因觸犯湖廣總領賈似道,被移治邵武軍。后知袁州,因得罪權貴丁大全,被彈劾罷官。后復被起用知撫州,又因與賈似道的舊嫌而取消任命。
《次韻宋尚書山居·息齋》方岳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宋尚書山居·息齋》是宋代方岳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塵途長逐眾人忙,
不抵齋扉一枕涼。
世路巇嶇吾倦至,
底須辛苦為膏梁。
詩意:
塵途:塵世之路;眾人忙碌:指世間人們忙于各自的事務,追求功名利祿。
不抵齋扉一枕涼:無法抵達閑居,只能在外過夜,孤枕冷涼。
世路巇嶇吾倦至:世間的道路曲折艱辛,使我感到疲倦不堪。
底須辛苦為膏梁:底:根基;膏梁:比喻國家的棟梁之才。表達了作者為了國家的繁榮和安定而必須付出辛勤努力。
賞析:
這首詩以自然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在喧囂繁忙的塵世中的彷徨與疲憊之情。詩中的"塵途長逐眾人忙"揭示了塵世間人們追求功名利祿的繁忙景象,而自己卻獨自一人無法回到寧靜的閑居。"不抵齋扉一枕涼"描繪了作者在外宿過夜時的孤寂與冷落。
"世路巇嶇吾倦至"表達了作者對世間種種曲折困難的疲倦感。生活中的挫折和艱辛使得作者陷入疲憊之境,無法再繼續前行。然而,最后兩句"底須辛苦為膏梁"表明了作者不僅僅是抱怨,而是認識到為了國家的繁榮和安定,必須付出辛勤努力,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
整首詩詞通過簡潔而真實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世俗忙碌生活的厭倦和對國家榮興的期望。在忙碌與疲倦中,作者仍然保持著對國家和社會的責任感,表現出一種崇高的情懷和追求。這首詩揭示了作者對現實的思考和對人生的反思,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
“世路巇嶇吾倦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sòng shàng shū shān jū xī zhāi
次韻宋尚書山居·息齋
chén tú zhǎng zhú zhòng rén máng, bù dǐ zhāi fēi yī zhěn liáng.
塵途長逐眾人忙,不抵齋扉一枕涼。
shì lù xī qū wú juàn zhì, dǐ xū xīn kǔ wèi gāo liáng.
世路巇嶇吾倦至,底須辛苦為膏梁。
“世路巇嶇吾倦至”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