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劚風煙不占多”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手劚風煙不占多”全詩
極知山與詩為地,老去無詩奈若何。
分類:
作者簡介(方岳)

方岳(1199~1262),南宋詩人、詞人。字巨山,號秋崖。祁門(今屬安徽)人。紹定五年(1232)進士,授淮東安撫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趙葵淮南幕中參議官。后調知南康軍。后因觸犯湖廣總領賈似道,被移治邵武軍。后知袁州,因得罪權貴丁大全,被彈劾罷官。后復被起用知撫州,又因與賈似道的舊嫌而取消任命。
《次韻方教采芹亭》方岳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次韻方教采芹亭》
朝代:宋代
作者:方岳
中文譯文:
手劈風云未能占據多少,
春天來臨,一切事物都充滿陽和。
深知山水與詩歌為我依托,
年歲漸長,沒有了詩歌,我該如何。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方岳所作的《次韻方教采芹亭》。詩人表達了自己對詩歌的熱愛和對逝去時光的感慨。
首先,詩人提到“手劈風云未能占據多少”,意味著他雖然努力追求事業和功名,但在世事變幻中所占據的地位卻微不足道。這句話也可以理解為詩人在生活中的努力和奮斗,并且暗示出他對功利的不屑。
接著,詩人描述了春天的到來,一切事物都充滿了陽和的氣息。春天是生機勃勃、萬物復蘇的季節,與詩人的內心情感形成了鮮明對比。陽和的春天與詩人心中的寂寞和思考形成了強烈的反差,也暗示了詩人內心的孤獨與無奈。
然后,詩人表達了他對山水和詩歌的深刻理解和依賴。他認為山水與詩歌是他精神世界的根基,給予他力量和靈感。山水代表了自然的美麗和寧靜,而詩歌則是詩人表達情感和思想的媒介。詩人深知山水與詩歌的重要性,它們為他提供了精神的歸宿和滿足感。
最后,詩人表達了自己年歲漸長,卻沒有了詩歌的無奈之情。年歲的增長讓詩人感到歲月的流逝和時光的匆匆,同時也意味著他對于創作詩歌的能力和靈感的逐漸減弱。這種無奈和失落表達了詩人對于詩歌創作的渴望和追求,他在歲月的沖刷下感嘆自己無法再創造出優美的詩篇。
整首詩以簡潔的文字展現了詩人內心的孤獨、無奈以及對詩歌的熱愛和追求。通過對自然、歲月和詩歌的描繪,詩人表達了對于生活和時間的思考,以及對于心靈寄托的追求和渴望。這首詩的主題是詩人對于詩歌創作和靈感的思考,以及對于人生意義的追問,具有深刻的內涵和情感的共鳴。
“手劚風煙不占多”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fāng jiào cǎi qín tíng
次韻方教采芹亭
shǒu zhǔ fēng yān bù zhàn duō, chūn lái wù wù shì yáng hé.
手劚風煙不占多,春來物物是陽和。
jí zhī shān yǔ shī wèi dì, lǎo qù wú shī nài ruò hé.
極知山與詩為地,老去無詩奈若何。
“手劚風煙不占多”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五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