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自西來玉作層”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山自西來玉作層”全詩
宜晴宜雨乍明滅,不是老天無十成。
分類:
作者簡介(方岳)

方岳(1199~1262),南宋詩人、詞人。字巨山,號秋崖。祁門(今屬安徽)人。紹定五年(1232)進士,授淮東安撫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趙葵淮南幕中參議官。后調知南康軍。后因觸犯湖廣總領賈似道,被移治邵武軍。后知袁州,因得罪權貴丁大全,被彈劾罷官。后復被起用知撫州,又因與賈似道的舊嫌而取消任命。
《次韻方教采芹亭》方岳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方教采芹亭》是宋代方岳所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山從西方來,如玉層層疊起,千峰住處有一條曲折的小溪環繞。不論是晴天還是雨天,山峰時隱時現,仿佛老天并非十全十美。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山水景色,通過表現山峰的形態和周圍環境的變幻,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景觀和天氣的感受。詩中的山峰如同層層疊疊的玉石,形成壯觀的景象。而山腳下的小溪則蜿蜒曲折,為山峰增添了幾分柔美與生氣。不論是晴天還是雨天,山峰的形態時而隱沒在云霧中,時而明晰可見,給人一種若隱若現的感覺。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的感慨,認為天空并非完美無缺,有時會有些微不足道的遺憾。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筆觸勾勒出了山水景色的美感,通過山峰和溪流的描繪,展示了大自然的壯麗和變幻之美。作者巧妙地使用了對比手法,將山峰比喻為層層疊疊的玉石,形象生動地描繪了山峰的高聳和壯麗。而小溪的存在則為這幅景色增添了一絲柔和和生機。詩中的晴雨變化和山峰的顯現與隱沒,營造出一種變化莫測的氛圍,使讀者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神秘和不可預測性。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的思考和感慨,認為天空并非完美無缺,暗示了人生的不盡如人意和世間的不完美。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自然景觀的感受和對人生的思考,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深思。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山水景色,展示了自然界的壯麗和變幻之美,同時也借此表達了作者對人生和世間的感慨。通過簡潔而生動的語言和形象的描繪,使讀者能夠感受到山水之美所蘊含的情感和意境。
“山自西來玉作層”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fāng jiào cǎi qín tíng
次韻方教采芹亭
shān zì xī lái yù zuò céng, qiān fēng zhù chù yī xī yíng.
山自西來玉作層,千峰住處一溪縈。
yí qíng yí yǔ zhà míng miè, bú shì lǎo tiān wú shí chéng.
宜晴宜雨乍明滅,不是老天無十成。
“山自西來玉作層”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蒸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