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攪犀潭千尺浪”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雨攪犀潭千尺浪”全詩
雨攪犀潭千尺浪,煙遮龍窟一聲雷。
松翁偃蓋巖隈立,猿女穿蘿洞里囘。
舊事蘭亭好拈出,婆娑溪曲共流杯。
分類:
《登峽山疾風甚雨》李昴英 翻譯、賞析和詩意
登峽山疾風甚雨
長風吹裂碧云堆,
卷取銀河瀉下來。
雨攪犀潭千尺浪,
煙遮龍窟一聲雷。
松翁偃蓋巖隈立,
猿女穿蘿洞里回。
舊事蘭亭好拈出,
婆娑溪曲共流杯。
【中文譯文】
登上峽山,狂風暴雨交加,
長風吹得碧云破裂,
風卷起銀河傾瀉而下。
雨水攪動犀潭,千尺高浪翻涌,
煙霧遮掩龍窟,雷聲轟鳴響起。
松樹老者靜靜依偎在巖隙間,
猿女穿梭于蘿蔓之中回返洞穴。
往事如同蘭亭的美景,難以抉擇悠然呈現,
在這歡樂的溪曲中,我們共同品飲美酒。
【詩意與賞析】
這首宋代李昴英的《登峽山疾風甚雨》描繪了一幅自然景象,展現了大自然的磅礴力量和壯麗景色。詩人以生動的筆觸,通過風雨交加的景象,將讀者帶入山脈之中。
首先,長風吹裂碧云堆,形容狂風勢不可擋,裂開了天空中的云堆,揭示出大自然的力量與威嚴。銀河瀉下來,形象地描繪了風勢之強,如同銀河傾瀉而下,給人以視覺上的震撼。
其次,雨水攪動犀潭,千尺高浪翻涌,雨水的沖擊使得湖泊犀潭泛起巨浪,氣勢磅礴。煙霧遮掩龍窟,一聲雷響,通過煙霧和雷聲的描繪,使得整個山脈顯得神秘而威嚴。
然后,詩中出現了松翁、猿女的形象。松翁偃蓋巖隈立,形容古老的松樹在山石之間靜靜地依偎,象征著堅韌和長壽。猿女穿梭于蘿蔓之中回返洞穴,展示了山中生靈的活動,生動而有趣。
最后,詩人以蘭亭和溪曲作為象征,寄托了對往事的回憶和對歡樂的追求。蘭亭是典故中的一處美景,意味著美好而難以捉摸的事物;溪曲則象征著歡樂和快樂的場所。通過這兩個象征,詩人表達了對美好往事的懷念,同時也向讀者傳遞了一種歡愉和享受的情感。
整首詩以自然景象為背景,通過描繪風雨交加的山脈景觀,以及其中的生物和象征,展現了大自然的龐大和神秘。同時,詩人以這首詩傳遞了對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對美好往事的懷念,以及對歡樂和享受的追求。讀者在欣賞詩意的同時,也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壯麗和神秘,以及詩人對人生的思考和情感的表達。
“雨攪犀潭千尺浪”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ēng xiá shān jí fēng shèn yǔ
登峽山疾風甚雨
cháng fēng chuī liè bì yún duī, juǎn qǔ yín hé xiè xià lái.
長風吹裂碧云堆,卷取銀河瀉下來。
yǔ jiǎo xī tán qiān chǐ làng, yān zhē lóng kū yī shēng léi.
雨攪犀潭千尺浪,煙遮龍窟一聲雷。
sōng wēng yǎn gài yán wēi lì, yuán nǚ chuān luó dòng lǐ huí.
松翁偃蓋巖隈立,猿女穿蘿洞里囘。
jiù shì lán tíng hǎo niān chū, pó suō xī qū gòng liú bēi.
舊事蘭亭好拈出,婆娑溪曲共流杯。
“雨攪犀潭千尺浪”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仄韻) 去聲二十三漾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