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事薰毗耶”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佛事薰毗耶”全詩
復此雪山客,晨朝掇靈芽。
蒸煙俯石瀨,咫尺凌丹崖。
圓方麗奇色,圭璧無纖瑕。
呼兒爨金鼎,馀馥延幽遐。
滌慮發真照,還源蕩昏邪。
猶同甘露飯,佛事薰毗耶。
咄此蓬瀛侶,無乃貴流霞。
分類:
作者簡介(柳宗元)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東(今山西運城)人,杰出詩人、哲學家、儒學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記》等六百多篇文章,經后人輯為三十卷,名為《柳河東集》。因為他是河東人,人稱柳河東,又因終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稱柳柳州。柳宗元與韓愈同為中唐古文運動的領導人物,并稱“韓柳”。在中國文化史上,其詩、文成就均極為杰出,可謂一時難分軒輊。
《巽上人以竹閑自采新茶見贈,酬之以詩》柳宗元 翻譯、賞析和詩意
《巽上人以竹閑自采新茶見贈,酬之以詩》是唐代柳宗元的一首詩。這首詩以描寫竹子和采茶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在山間閑逸自然的境地中的愉悅和對友人的贊賞。
詩詞的中文譯文:
芳叢翳湘竹,零露凝清華。
復此雪山客,晨朝掇靈芽。
蒸煙俯石瀨,咫尺凌丹崖。
圓方麗奇色,圭璧無纖瑕。
呼兒爨金鼎,馀馥延幽遐。
滌慮發真照,還源蕩昏邪。
猶同甘露飯,佛事薰毗耶。
咄此蓬瀛侶,無乃貴流霞。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山中的竹叢和采茶的場景為背景,展現了作者在自然環境中的寧靜和對朋友的贊美。
詩的開頭描述了竹叢的美麗和清新,竹子上的露水如珍珠一般閃爍。接著,詩人表達了自己是一位山中客人,清晨起來采摘茶葉的喜悅。
接下來的幾句描寫了茶葉的生長環境。蒸騰的煙霧彌漫在石瀨上方,茶園近在咫尺,高聳的山崖上有茶樹的身影。茶葉的形狀圓潤方正,色彩奇異,沒有絲毫瑕疵。
在接下來的幾句中,詩人表達了對友人的贊賞和感激之情。他比喻友人像呼兒一樣烹制金鼎中的香料,香氣余味擴散到幽遠的地方。這種香氣不僅僅是滿足感官,還能洗滌內心的雜念,使人回歸真實和清明。作者將友人的贈茶比作甘露飯,這是一種佛教儀式中的供品,可以凈化心靈。最后一句中,“蓬瀛侶”指的是作者自己,他希望自己能與友人一同享受這種清雅的境界,同時也向友人表示自己珍視這段友誼。
這首詩以簡潔而生動的語言描繪了竹叢和采茶的景色,展示了作者對自然的贊美和對友人的感激之情。同時,詩中融入了一些佛教的思想,強調茶葉和友誼的凈化和美好的作用。整體上,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在自然中追求寧靜和真實的心境,以及對友人情感的真摯贊賞。
“佛事薰毗耶”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ùn shàng rén yǐ zhú xián zì cǎi xīn chá jiàn zèng, chóu zhī yǐ shī
巽上人以竹閑自采新茶見贈,酬之以詩
fāng cóng yì xiāng zhú, líng lù níng qīng huá.
芳叢翳湘竹,零露凝清華。
fù cǐ xuě shān kè, chén cháo duō líng yá.
復此雪山客,晨朝掇靈芽。
zhēng yān fǔ shí lài, zhǐ chǐ líng dān yá.
蒸煙俯石瀨,咫尺凌丹崖。
yuán fāng lì qí sè, guī bì wú xiān xiá.
圓方麗奇色,圭璧無纖瑕。
hū ér cuàn jīn dǐng, yú fù yán yōu xiá.
呼兒爨金鼎,馀馥延幽遐。
dí lǜ fā zhēn zhào, hái yuán dàng hūn xié.
滌慮發真照,還源蕩昏邪。
yóu tóng gān lù fàn, fó shì xūn pí yé.
猶同甘露飯,佛事薰毗耶。
duō cǐ péng yíng lǚ, wú nǎi guì liú xiá.
咄此蓬瀛侶,無乃貴流霞。
“佛事薰毗耶”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