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皴肉緊發蒼然”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皮皴肉緊發蒼然”全詩
不見南陽龍臥者,本心元自直通天。
分類:
作者簡介(陳著)
《應百里李天益來求作奉川十詠似之·龍松》陳著 翻譯、賞析和詩意
《應百里李天益來求作奉川十詠似之·龍松》是宋代詩人陳著的作品。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皮皴肉緊發蒼然,
伏雪眠風傲歲年。
不見南陽龍臥者,
本心元自直通天。
詩意:
這棵名為“龍松”的古樹,它的樹皮皺褶交錯,樹干堅實而蒼老。它曾在飄雪之中沉睡,面對風雪的侵襲卻傲然挺立,仿佛歲月的洗禮無法動搖它的意志。雖然它如此巍然不動,但并沒有看到南陽的那條真正的龍躺臥在它的附近。然而,它的本心卻一直直通通地通往天際。
賞析:
這首詩以寫實的手法描繪了一棵古老的松樹,通過對松樹的描寫,展示了它的堅韌和不屈的精神。松樹的皮皺肉緊,表現出歲月的痕跡和滄桑感,但它依然保持著傲然挺立的姿態。作者用“伏雪眠風”來形容松樹在寒冷的冬天中,即使被大雪覆蓋,仍然能夠堅持沉睡,不受外界環境的干擾。這種形象展示了松樹的堅毅和不屈的品質。
詩中提到南陽的真龍沒有在松樹旁邊臥伏,暗示著真正的龍與松樹一樣,都具有高貴和堅定的品質。松樹的本心“元自直通天”,表達了它與天地相通的精神追求。這種追求并非外在的虛榮和名利,而是內心深處的自我修煉和追求卓越的力量。
整首詩通過對松樹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堅韌不拔和追求卓越精神的謳歌。它呈現了一種崇高的境界,啟示人們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應該堅持不懈,追求內心深處的真正價值,并與天地相通。
“皮皴肉緊發蒼然”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īng bǎi lǐ lǐ tiān yì lái qiú zuò fèng chuān shí yǒng shì zhī lóng sōng
應百里李天益來求作奉川十詠似之·龍松
pí cūn ròu jǐn fā cāng rán, fú xuě mián fēng ào suì nián.
皮皴肉緊發蒼然,伏雪眠風傲歲年。
bú jiàn nán yáng lóng wò zhě, běn xīn yuán zì zhí tōng tiān.
不見南陽龍臥者,本心元自直通天。
“皮皴肉緊發蒼然”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