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遇仙炊已轉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未遇仙炊已轉頭”全詩
白云終日靜相向,紫氣有時來更留。
啼鳥已呼春到了,醉驢曾記舊游不。
山林樂事輸君早,未遇仙炊已轉頭。
分類:
作者簡介(陳著)
《次韻趙景文見寄懷親》陳著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趙景文見寄懷親》是宋代陳著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薄俗滔滔逐水流,誰能古道兩綢繆。
白云終日靜相向,紫氣有時來更留。
啼鳥已呼春到了,醉驢曾記舊游不。
山林樂事輸君早,未遇仙炊已轉頭。
譯文:
浮躁的世俗如滔滔江水一般奔流,誰能夠守住古老的道路、保持純樸的生活。
白云整日靜靜地朝向遠方,紫氣時而降臨并停留。
鳥兒啼叫已經呼喚著春天的到來,醉騾兒曾經懷念過往的游玩。
山林中的歡樂事物輸給了你的早逝,而我卻還未遇到仙家的炊煙已經轉身離去。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自然景物和人生的描繪,表達了對純樸和寧靜生活的向往以及對逝去時光的懷念。詩人以浩渺的自然景色為背景,通過對白云、紫氣的描繪,營造出一種寧靜和神秘的氛圍。與此同時,詩人對現實社會的浮躁和喧囂以及對個人遺憾的描寫,更加凸顯了對寧靜和純樸生活的渴望。
詩中的"薄俗滔滔逐水流"描述了社會的浮躁和喧囂,而"誰能古道兩綢繆"則表達了詩人對返璞歸真、守住傳統的向往。"白云終日靜相向,紫氣有時來更留"描繪了寧靜祥和的景象,呈現了一種超越塵世的美好。"啼鳥已呼春到了,醉驢曾記舊游不"表達了對春天的期待和對過去美好時光的回憶。
詩的最后兩句"山林樂事輸君早,未遇仙炊已轉頭"用寓言的手法,表達了對逝去時光的惋惜。詩人認為自己錯過了享受山林之樂的機會,而那些美好的事物已經離他而去。"仙炊"象征著仙家的炊煙,意味著詩人對純潔和寧靜生活的向往,但這樣的機會已經失去了。
整首詩以優美的語言和意境,傳達了詩人對寧靜、純樸生活的向往,以及對光陰流逝的感慨。它呈現了一種對于內心世界的追求和對現實世界的反思,給人以深思和感慨之情。
“未遇仙炊已轉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zhào jǐng wén jiàn jì huái qīn
次韻趙景文見寄懷親
báo sú tāo tāo zhú shuǐ liú, shuí néng gǔ dào liǎng chóu móu.
薄俗滔滔逐水流,誰能古道兩綢繆。
bái yún zhōng rì jìng xiāng xiàng, zǐ qì yǒu shí lái gèng liú.
白云終日靜相向,紫氣有時來更留。
tí niǎo yǐ hū chūn dào le, zuì lǘ céng jì jiù yóu bù.
啼鳥已呼春到了,醉驢曾記舊游不。
shān lín lè shì shū jūn zǎo, wèi yù xiān chuī yǐ zhuǎn tóu.
山林樂事輸君早,未遇仙炊已轉頭。
“未遇仙炊已轉頭”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