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氣繞臺鸞鏡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云氣繞臺鸞鏡愁”全詩
潮聲侵帳鳳屏冷,云氣繞臺鸞鏡愁。
孝節稜稜雙檜立,哀魂渺渺一江流。
椒觴載奠靈風起,知我懷親送遠舟。
分類:
作者簡介(陳允平)
陳允平,字君衡,一字衡仲,號西麓,宋末元初四明鄞縣(今浙江寧波市鄞縣)人。生卒年俱不確定,前人認為“把陳允平的生年定在寧宗嘉定八年到十三年之間(1215-1220)比較合理”,“卒年疑在元貞前后,與周密卒年相去不遠”,暫依之。少從楊簡學,德祐時授沿海制置司參議官。有詩集《西麓詩稿》,存詩86首,《全宋詩》另從《永樂大典》輯3首,從《詩淵》輯50首,共計139首。有詞集《日湖漁唱》和《西麓繼周集》,各存詞86首和123首,還有5首有調名而無詞,《全宋詞》無另輯者,共計209首。
《曹娥廟》陳允平 翻譯、賞析和詩意
《曹娥廟》是宋代陳允平所作的一首詩詞。該詩描繪了曹娥廟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親人的思念和離別之情。下面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漢碣嵯峨幾百秋,
曲墳遺廟越山頭。
潮聲侵帳鳳屏冷,
云氣繞臺鸞鏡愁。
這里的“漢碣”指的是漢代東漢文帝墓碑,已經有幾百年的歷史。整個墓地和廟宇已經融入了山頭的景色之中,形成了一幅壯麗的畫面。潮水的聲音侵入帷帳之中,使鳳屏上的圖案變得冷寂,云氣圍繞著廟臺,使鸞鏡顯得憂愁。
孝節稜稜雙檜立,
哀魂渺渺一江流。
椒觴載奠靈風起,
知我懷親送遠舟。
這里描述了孝節的墓碑高高聳立,形成了兩道筆直的墓碑,象征著對父母的孝心。哀魂隨著江水渺茫流淌,表達了作者對亡父母的哀思之情。椒觴(椒酒)載著奠祭之物,隨著風起飄蕩,象征著送別之意。
整首詩通過描繪曹娥廟景象和表達離別之情,展現了作者對親人的懷念和思念之情。詩中的景物描寫真實而細膩,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增強了離別的苦楚和思念的深沉。作者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抒發個人感情,表達了孝心和對親人的深厚感情,使詩詞充滿了人情味和情感共鳴。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是一首具有感染力和思考性的佳作。
“云氣繞臺鸞鏡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áo é miào
曹娥廟
hàn jié cuó é jǐ bǎi qiū, qū fén yí miào yuè shān tóu.
漢碣嵯峨幾百秋,曲墳遺廟越山頭。
cháo shēng qīn zhàng fèng píng lěng, yún qì rào tái luán jìng chóu.
潮聲侵帳鳳屏冷,云氣繞臺鸞鏡愁。
xiào jié léng léng shuāng guì lì, āi hún miǎo miǎo yī jiāng liú.
孝節稜稜雙檜立,哀魂渺渺一江流。
jiāo shāng zài diàn líng fēng qǐ, zhī wǒ huái qīn sòng yuǎn zhōu.
椒觴載奠靈風起,知我懷親送遠舟。
“云氣繞臺鸞鏡愁”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