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灶夜蒸藜”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土灶夜蒸藜”全詩
剪草涂脂抹粉新壁,褰藤縛舊籬。
瓦瓶春貯酒,土灶夜蒸藜。
獨步歸來晚,東皋雨一犁。
分類:
作者簡介(陳允平)
陳允平,字君衡,一字衡仲,號西麓,宋末元初四明鄞縣(今浙江寧波市鄞縣)人。生卒年俱不確定,前人認為“把陳允平的生年定在寧宗嘉定八年到十三年之間(1215-1220)比較合理”,“卒年疑在元貞前后,與周密卒年相去不遠”,暫依之。少從楊簡學,德祐時授沿海制置司參議官。有詩集《西麓詩稿》,存詩86首,《全宋詩》另從《永樂大典》輯3首,從《詩淵》輯50首,共計139首。有詞集《日湖漁唱》和《西麓繼周集》,各存詞86首和123首,還有5首有調名而無詞,《全宋詞》無另輯者,共計209首。
《野人家》陳允平 翻譯、賞析和詩意
《野人家》是宋代詩人陳允平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一個野人的家庭生活,通過自然景物和日常生活的描寫,展示了樸實淳樸的鄉村風貌,表達了對自然的熱愛和對平淡生活的執著追求。
譯文:
野人家
繞江生杜若,滿地長辛夷。
剪草涂脂抹粉新壁,褰藤縛舊籬。
瓦瓶春貯酒,土灶夜蒸藜。
獨步歸來晚,東皋雨一犁。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細膩的筆觸勾勒出了一個野人的家庭生活場景。首先,詩人描述了家中環繞江邊生長的茂盛杜若和滿地開放的辛夷花,映襯出自然環境的美妙和家人的勤勞。然后,詩中提到了家人修剪草木、涂抹粉飾新壁,以及綁扎舊籬,展現了他們對家的精心打理和維護,同時也表達了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接著,詩人描繪了家中的一些日常細節。他們用瓦瓶貯存春天釀制的美酒,用土灶在夜晚蒸熟美味的藜飯。這些細節不僅展示了他們對生活的熱愛和對自然的依賴,也傳遞出家人之間的溫暖和親密。
最后兩句詩寫道“獨步歸來晚,東皋雨一犁”,表達了野人晚歸的情景。他在東皋的山間行走,身上沾滿了雨水,伴隨著他的是一輛滿載著農具的犁。這里的意象意味著野人辛勤勞動,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活方式。他歸家的時候,天色已晚,但他依然心滿意足,對于自然的恩賜和生活的美好充滿感激之情。
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和真摯的情感展現了野人家庭的樸實生活。通過對自然景物和日常瑣事的描繪,詩人表達了對自然的贊美、對家庭生活的熱愛以及對平凡生活的執著追求。詩詞中蘊含著詩人深深的思考和對生活的感悟,給人以寧靜、舒適和溫暖的感受,使讀者在繁雜的世界中得以片刻的寧靜和凈化。
“土灶夜蒸藜”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ě rén jiā
野人家
rào jiāng shēng dù ruò, mǎn dì zhǎng xīn yí.
繞江生杜若,滿地長辛夷。
jiǎn cǎo tú zhī mǒ fěn xīn bì, qiān téng fù jiù lí.
剪草涂脂抹粉新壁,褰藤縛舊籬。
wǎ píng chūn zhù jiǔ, tǔ zào yè zhēng lí.
瓦瓶春貯酒,土灶夜蒸藜。
dú bù guī lái wǎn, dōng gāo yǔ yī lí.
獨步歸來晚,東皋雨一犁。
“土灶夜蒸藜”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八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