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天不可問”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青天不可問”全詩
青天不可問,明月若為邀。
俠士夸騎鶴,蠻奴學射雕。
平生堂下柳,聊復伴秋宵。
分類:
作者簡介(陳允平)
陳允平,字君衡,一字衡仲,號西麓,宋末元初四明鄞縣(今浙江寧波市鄞縣)人。生卒年俱不確定,前人認為“把陳允平的生年定在寧宗嘉定八年到十三年之間(1215-1220)比較合理”,“卒年疑在元貞前后,與周密卒年相去不遠”,暫依之。少從楊簡學,德祐時授沿海制置司參議官。有詩集《西麓詩稿》,存詩86首,《全宋詩》另從《永樂大典》輯3首,從《詩淵》輯50首,共計139首。有詞集《日湖漁唱》和《西麓繼周集》,各存詞86首和123首,還有5首有調名而無詞,《全宋詞》無另輯者,共計209首。
《江闊》陳允平 翻譯、賞析和詩意
《江闊》是陳允平創作的一首宋代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江闊雁聲遙,
何人共寂寥。
青天不可問,
明月若為邀。
這首詩詞描繪了江水寬闊,雁聲遙遠的景象,以及其中的寂寥之感。詩人提出了一個問題,誰能與他共同感受這份寂寥之美呢?然后,他又說青天高遠無法向它詢問,只有明亮的月亮才會邀請他。
這首詩詞通過對江水和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追求。江水的寬廣和雁聲的遙遠,都成為了詩人心境的象征。寂寥之感在詩中強烈地體現出來,是對人生孤獨與無奈的真實寫照。詩人在這種孤寂中思考,尋求自我與外部世界的連接。
在詩的后半部分,詩人提到俠士夸騎鶴,蠻奴學射雕,這些都是一種對于超越寂寥的向往和幻想。詩人也許希望能像俠士一樣騎著仙鶴遨游,或者像蠻奴一樣掌握神奇的技能,超越寂寥的限制。
最后,詩人提到平生堂下的柳樹,伴隨著秋夜的到來,詩人在這個寂寥的夜晚,與柳樹成為了伴侶,共同度過這個孤獨的時刻。這種寂寥中的陪伴和安慰,給詩人帶來了一些慰藉和希望。
總之,這首詩詞通過對江水、自然景物和內心感受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孤寂的思考和追求,同時也展現了對超越寂寥的向往和幻想。在詩中,詩人通過自然景物的象征和情感的表達,傳達了一種內心的孤獨和對心靈寄托的渴望。
“青天不可問”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āng kuò
江闊
jiāng kuò yàn shēng yáo, hé rén gòng jì liáo.
江闊雁聲遙,何人共寂寥。
qīng tiān bù kě wèn, míng yuè ruò wéi yāo.
青天不可問,明月若為邀。
xiá shì kuā qí hè, mán nú xué shè diāo.
俠士夸騎鶴,蠻奴學射雕。
píng shēng táng xià liǔ, liáo fù bàn qiū xiāo.
平生堂下柳,聊復伴秋宵。
“青天不可問”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三問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