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西風惡”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落日西風惡”全詩
橋束溪流急,樹增山勢高。
白云連海嶠,黃葉滿亭皋。
落日西風惡,塵埃兩鬢毛。
分類:
作者簡介(陳允平)
陳允平,字君衡,一字衡仲,號西麓,宋末元初四明鄞縣(今浙江寧波市鄞縣)人。生卒年俱不確定,前人認為“把陳允平的生年定在寧宗嘉定八年到十三年之間(1215-1220)比較合理”,“卒年疑在元貞前后,與周密卒年相去不遠”,暫依之。少從楊簡學,德祐時授沿海制置司參議官。有詩集《西麓詩稿》,存詩86首,《全宋詩》另從《永樂大典》輯3首,從《詩淵》輯50首,共計139首。有詞集《日湖漁唱》和《西麓繼周集》,各存詞86首和123首,還有5首有調名而無詞,《全宋詞》無另輯者,共計209首。
《秋暮登太白》陳允平 翻譯、賞析和詩意
《秋暮登太白》是宋代詩人陳允平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飄飄短褐袍,倚杖立金鰲。
在這秋天的黃昏,詩人身著短褐色的袍子,靠著拐杖站在高峻的山峰上。
橋束溪流急,樹增山勢高。
山下的溪流被橋束縛住,水流急速奔流,而山上的樹木使得山勢更加高聳。
白云連海嶠,黃葉滿亭皋。
白云從海嶠處連綿不斷地飄過,而黃葉則滿布在亭皋之間。
落日西風惡,塵埃兩鬢毛。
太陽西沉,西風凜冽。詩人的鬢發上沾滿了塵埃,暗示他的歲月已經不再年輕。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秋天的景色,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轉的感慨和對自然的贊美之情。詩人借助秋天的景象,以及自身的感受和體驗,將自然景物與人生相聯系,展示了人與自然的共通之處。
在描繪自然景色方面,詩人運用了短而精煉的詞語,通過描述短褐袍、金鰲、橋束溪流急、山勢高、白云連海嶠、黃葉滿亭皋等形象,刻畫了秋天山水的壯美景象。
詩詞的詩意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轉的感慨和對自然的敬畏之情。詩人觀察到秋天的景象,感嘆自然界的變遷,同時也借景抒發了個人的情感和思考。他通過表現自然景色中的變化,抒發了對歲月流轉的無奈和對生命短暫的思考。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深刻的語言,將自然景色和人生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展示了詩人對自然的敬畏和對人生的思考。這種融合使得詩詞具有了更加廣泛的意義,引發讀者對人生、時光和自然的深入思考。
“落日西風惡”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ū mù dēng tài bái
秋暮登太白
piāo piāo duǎn hè páo, yǐ zhàng lì jīn áo.
飄飄短褐袍,倚杖立金鰲。
qiáo shù xī liú jí, shù zēng shān shì gāo.
橋束溪流急,樹增山勢高。
bái yún lián hǎi jiào, huáng yè mǎn tíng gāo.
白云連海嶠,黃葉滿亭皋。
luò rì xī fēng è, chén āi liǎng bìn máo.
落日西風惡,塵埃兩鬢毛。
“落日西風惡”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七遇 (仄韻) 入聲十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