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誰邊上寄寒衣”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倩誰邊上寄寒衣”全詩
夜夜燈前做針線,倩誰邊上寄寒衣。
分類:
作者簡介(陳允平)
陳允平,字君衡,一字衡仲,號西麓,宋末元初四明鄞縣(今浙江寧波市鄞縣)人。生卒年俱不確定,前人認為“把陳允平的生年定在寧宗嘉定八年到十三年之間(1215-1220)比較合理”,“卒年疑在元貞前后,與周密卒年相去不遠”,暫依之。少從楊簡學,德祐時授沿海制置司參議官。有詩集《西麓詩稿》,存詩86首,《全宋詩》另從《永樂大典》輯3首,從《詩淵》輯50首,共計139首。有詞集《日湖漁唱》和《西麓繼周集》,各存詞86首和123首,還有5首有調名而無詞,《全宋詞》無另輯者,共計209首。
《戍婦》陳允平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戍婦》
朝代:宋代
作者:陳允平
梧桐葉落雁來時,
見說沙場未解圍。
夜夜燈前做針線,
倩誰邊上寄寒衣。
中文譯文:
梧桐的葉子落下,雁兒歸來時,
聽說丈夫仍在戰場困擾。
每個夜晚,獨自坐在燈前做針線,
期盼著誰能夠寄來寒衣。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一位戍婦的心境。她的丈夫在沙場上身陷困境,未能解圍歸來。梧桐葉落、雁兒歸來,暗示著季節的變遷和戰爭的持續。夜晚,她獨自一人坐在燈前,用針線縫制衣物,以期待著丈夫的歸來。她倚賴著誰能夠寄來寒衣,表達了她對丈夫的思念和渴望。
賞析:
《戍婦》是一首表達了戰爭背景下婦女的孤寂與堅強的詩詞。詩中使用了梧桐葉落和雁兒歸來的意象,通過自然景物的變化來象征戰爭的持續和時間的流逝。戍婦的夜晚孤獨地坐在燈前,做著針線工作,表現出她的堅強和節儉。她倚賴著誰能夠送來寒衣,表達了她對丈夫的思念和渴望,也反映了她在丈夫離家戍守期間所面臨的困境和寂寞。整首詩通過簡潔而深刻的語言,抒發了戍婦的情感和內心世界,讓讀者感受到了她的堅強和無私的愛。這首詩詞描繪了戰爭給婦女帶來的痛苦和犧牲,同時也展現了她們在困境中的勇敢和對家人的深情厚意。
“倩誰邊上寄寒衣”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ù fù
戍婦
wú tóng yè luò yàn lái shí, jiàn shuō shā chǎng wèi jiě wéi.
梧桐葉落雁來時,見說沙場未解圍。
yè yè dēng qián zuò zhēn xiàn, qiàn shuí biān shàng jì hán yī.
夜夜燈前做針線,倩誰邊上寄寒衣。
“倩誰邊上寄寒衣”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仄韻) 去聲五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