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無不可共幽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苦無不可共幽襟”全詩
成年不作西湖想,聽得啼鶯不自禁。
分類:
《暑中雜興》胡仲弓 翻譯、賞析和詩意
《暑中雜興》是宋代文學家胡仲弓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在炎炎夏日的間隙,一剎那的閑暇價值連城,卻苦于沒有可以共享幽懷的人。已經成年卻沒有去西湖游玩的念想,聽到啼鳥的聲音也情不自禁。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在炎熱的夏季,感受到一剎那的閑適和寶貴,但又感到孤獨和無人分享的苦悶。他惋惜自己長大后未能去西湖游玩,也暗示了對于年華逝去的無奈和遺憾。最后,作者聽到啼鳥的聲音,情不自禁地體驗到了一種美好的感覺。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和對生活中一些遺憾的思考。詩人以一剎那的閑暇來比喻時間的寶貴和短暫,形容出作者心中的焦慮和孤獨感。他渴望有人能夠與他共享幽情,但卻無人相伴,增加了一種無奈和落寞的氛圍。
詩中提到作者未能去西湖游玩,這是一種遺憾和憧憬的象征。西湖在中國文化中有著深遠的影響,被賦予了濃厚的文化底蘊和詩意。作者的心靈渴望與西湖相遇,但現實卻無法實現,這種情感反映了人生的無常和遺憾。
最后,詩人聽到啼鳥的聲音,這種突然而自然的美好感覺使他情不自禁。啼鳥的鳴叫代表了生命的活力和美好,也暗示了希望和振作的力量。在孤獨和遺憾中,詩人仍然能夠從自然中找到一絲慰藉和希望。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深情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于時間流逝、遺憾和孤獨的思考和感受。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詩人展示了人與自然之間的聯系和對美好事物的向往。詩詞通過寥寥數語,傳達出一種深沉的情感和人生的哲理,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苦無不可共幽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ǔ zhōng zá xìng
暑中雜興
yī kè zhī xián zhí wàn jīn, kǔ wú bù kě gòng yōu jīn.
一刻之閒直萬金,苦無不可共幽襟。
chéng nián bù zuò xī hú xiǎng, tīng dé tí yīng bù zì jīn.
成年不作西湖想,聽得啼鶯不自禁。
“苦無不可共幽襟”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