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偏塵不到”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地偏塵不到”全詩
寫帖云侵硯,朝趙風滿臺。
蘭荒根有蠹,梅古樹生苔。
莫論還丹訣,金爐久已灰。
分類:
《游紫澤觀》胡仲弓 翻譯、賞析和詩意
《游紫澤觀》是宋代胡仲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地處偏僻,塵土無法到達,常人客是否曾來過。
寫字紙上的墨汁,如云霧般滲透硯臺,朝朝都被趙國的風充滿了屋子。
蘭花荒蕪,根部被蟲蛀侵蝕,古梅樹上生滿了苔蘚。
不要談論還丹的秘訣,金爐早已變成了灰燼。
詩意:
《游紫澤觀》描繪了一個位于紫澤的觀察臺景象。這個地方十分偏僻,塵土很少被帶到這里,極少有普通人來過。詩人以寫字來比喻思考和創作的過程,墨汁透過硯臺滲透下來,如同云霧彌漫在整個屋子里,表達了詩人專注于藝術創作,心思飄忽的意境。詩中還描繪了觀察臺周圍的環境,蘭花荒蕪,根部被蟲蛀侵蝕,古梅樹上長滿了苔蘚,這些景象象征了歲月的流轉和歲月對事物的沖刷。最后兩句表達了不再關心煉丹之道,金爐早已熄滅,暗示了歲月的更迭和人事的變遷。
賞析:
《游紫澤觀》通過對景物的描繪和隱喻手法,表達了詩人在偏僻的紫澤觀察臺上的心境和感慨。詩中的景物描寫富有細膩的意象,畫面感強烈,通過對蘭花和古梅的描寫,展現了歲月的流轉和人事的變化。詩人以寫字來比喻思考和創作的過程,墨汁透過硯臺的形象生動地表達了詩人專注于藝術創作的心思飄忽的狀態。最后兩句則以煉丹之道和金爐的比喻,寓意歲月的更迭和人事的變遷,表達了對于時光流逝和事物轉瞬即逝的深切感慨。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通過描寫景物和使用隱喻的手法,將作者的情感和思緒巧妙地融入其中,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時,通過對歲月流轉和人事變遷的思考,呈現了一種超越時空的哲理意味,引發讀者對于生命和存在的反思。
“地偏塵不到”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óu zǐ zé guān
游紫澤觀
dì piān chén bú dào, sú kè kě zēng lái.
地偏塵不到,俗客可曾來。
xiě tiē yún qīn yàn, cháo zhào fēng mǎn tái.
寫帖云侵硯,朝趙風滿臺。
lán huāng gēn yǒu dù, méi gǔ shù shēng tái.
蘭荒根有蠹,梅古樹生苔。
mò lùn huán dān jué, jīn lú jiǔ yǐ huī.
莫論還丹訣,金爐久已灰。
“地偏塵不到”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