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鍊師於此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鍊師於此時”全詩
千趄古洞天,依稀五明宮。
寶珠如黍米,懸懸太虛中。
鍊師於此時,金丹滿爐紅。
分類:
《送沈鍊師歸武夷》胡仲弓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沈鍊師歸武夷》是宋代胡仲弓的一首詩。這首詩表達了對沈鍊師的送別之情,以及對神秘太虛世界和修煉之道的向往。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焚香禮象維持不斷,步履虛空發出聲響。古老的洞天千姿百態,依稀可見五座明亮宮殿。寶珠如同黍米般細小,懸浮在虛無縹緲的中央。此時,沈鍊師于此修行,金丹滿爐呈現鮮紅之色。
詩意:
《送沈鍊師歸武夷》以寫實與想象相結合的手法,表達了對修行者沈鍊師的送別之情,并描繪了一個神秘的太虛世界。詩人通過描述焚香祭拜、步履虛空、古洞天和明亮宮殿等元素,營造出一種神秘而古樸的氛圍。詩中寶珠的形象象征著修煉者的心靈境界,它在虛無縹緲的太虛中懸浮,寓意修行者在追求永恒真理的道路上不斷探索,追求內心的純凈和智慧。最后,詩人以金丹滿爐的景象表達了沈鍊師修行有成的喜悅之情。
賞析:
《送沈鍊師歸武夷》以簡潔而富有意象的語言,勾勒出一幅神秘而奇妙的修行之景。通過運用象征手法,詩人將修行者的內心境界與宇宙太虛相聯系,展現了人與自然、人與宇宙之間的關聯。焚香禮象和步虛聲摩空的描寫,使人感受到一種超越塵世的氛圍,仿佛置身于神秘的修行場景之中。古洞天和五明宮的描繪,則給人一種歷史的厚重感和莊嚴感,讓人聯想到古代仙山福地的景象。寶珠如黍米般微小的形象,與懸浮于太虛中的意象相呼應,傳達出修行者對精神世界的追求和追求卓越的精神境界。最后一句金丹滿爐紅,則展示了沈鍊師修行有成的喜悅和成就感,給人一種希望和激勵。
整首詩以其奇妙的意象和隱喻,表達了詩人對修行者的祝福和對修行道路的向往。通過描繪神秘的太虛世界和修煉者的內心境界,詩人呈現出一種超凡脫俗的美感和宇宙的壯麗景象。這首詩充滿了哲理和思考,引發讀者對人生意義和追求的思考,展現了古代文人士人對修行和超越的追求。
“鍊師於此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shěn liàn shī guī wǔ yí
送沈鍊師歸武夷
fén xiāng lǐ xiàng wěi, bù xū shēng mó kōng.
焚香禮象緯,步虛聲摩空。
qiān jū gǔ dòng tiān, yī xī wǔ míng gōng.
千趄古洞天,依稀五明宮。
bǎo zhū rú shǔ mǐ, xuán xuán tài xū zhōng.
寶珠如黍米,懸懸太虛中。
liàn shī yú cǐ shí, jīn dān mǎn lú hóng.
鍊師於此時,金丹滿爐紅。
“鍊師於此時”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