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獸豈同群”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鳥獸豈同群”全詩
桑樞弗言病,駟馬休笑貧。
棲棲魯中叟,救世誠艱辛。
鳥獸豈同群,由也徒問津。
人世彈指頃,滄海三揚塵。
揚塵不可詰,濟川豈無人。
分類:
《和博古直五首》蒲壽宬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博古直五首》是宋代詩人蒲壽宬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曠茲歷億劫,矧此浮云身。
桑樞弗言病,駟馬休笑貧。
棲棲魯中叟,救世誠艱辛。
鳥獸豈同群,由也徒問津。
人世彈指頃,滄海三揚塵。
揚塵不可詰,濟川豈無人。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古代的博古直為題材,抒發了詩人對時光的感慨和對自身處境的思考。詩中表達了一種對歲月流轉的感嘆,時間的長河已經歷了億萬劫,而自己的一生只是虛幻的如同浮云。詩人以桑樞、駟馬、貧困等形象來暗喻自己的狀況,表達了對社會地位和財富的無奈。
接著詩人將目光投向了魯中叟,這是指生活在魯國的老人。他生活在世俗的塵囂之外,詩人認為他以救世為己任的艱辛和辛勞,頗有可敬之處。然而,鳥獸和人類是不同的,詩人意味深長地指出,魯中叟的救世行為并不能得到社會的認同和回應,他只能問津于人間。
最后兩句詩表達了時間的短暫和人事的變遷。在人世間,轉瞬即逝,如同彈指之間;而滄海三揚塵,指的是歷史的長河,人類的存在只是其中的微塵。詩人提問,揚塵這么多,難道就沒有人能夠洞察其中真相嗎?意味著對社會現象的深思和對智者的期待。
這首詩詞通過對時間、個人命運和社會現象的反思,表達了詩人對人生的無奈和對社會的思考。在表達淡泊名利、珍惜時間的同時,也對社會現實提出了質疑和期待。蒲壽宬以簡潔的語言和深邃的意境,將個人情感與社會關懷融為一體,給人以啟迪和思考。
“鳥獸豈同群”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bó gǔ zhí wǔ shǒu
和博古直五首
kuàng zī lì yì jié, shěn cǐ fú yún shēn.
曠茲歷億劫,矧此浮云身。
sāng shū fú yán bìng, sì mǎ xiū xiào pín.
桑樞弗言病,駟馬休笑貧。
xī xī lǔ zhōng sǒu, jiù shì chéng jiān xīn.
棲棲魯中叟,救世誠艱辛。
niǎo shòu qǐ tóng qún, yóu yě tú wèn jīn.
鳥獸豈同群,由也徒問津。
rén shì tán zhǐ qǐng, cāng hǎi sān yáng chén.
人世彈指頃,滄海三揚塵。
yáng chén bù kě jí, jì chuān qǐ wú rén.
揚塵不可詰,濟川豈無人。
“鳥獸豈同群”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二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